QC七大手法---柏拉图查检表柏拉图特性要因图层别法直方图管制图散布图关联图系统图亲和图矩阵法PDPC法矩阵资料解析法愚巧法甘特图雷达图推移图箭条图脑力激荡法柱状图饼状图√√QC7大手法简介手法图形用途备注特性要因图分类清楚1.管理.教育用2.改善.解析用3.源流管理用4.现场操作标准用可以运用反转法,由找要因变换为找对策方法柏拉图重点把握100%1.决定改善目标2.明了改善的效果3.掌握重点分析能够以前几项为改善的要点,可忽略最后几项,即常说“”的前三项原则查检表简易有效1.日常管理用2.收集数据用3.改善管理用帮助每个人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必要之数据收集层别法比较作用1.应用层别区分法,找出数据差异的因素而对症下药.2.以4M之每1M进行层别借用其他图形,本身无固定图形散布图相关易懂1.了解两种因数或数据之间的关系。2.发现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应用范围较受限制管制图趋势明朗1.掌握制程现况的品质2.发现异常及时采取行动现实生产中,使品质稳定的一种管制情报直方图了解品质1.了解分布2.了解制程能力3.与规格比较4.批品质情况监测了解一批品质之好坏柏拉图的由来柏拉图的定义柏拉图的作法柏拉图作法之注意事项柏拉图之用途柏拉图使用注意事项实际演练(一)柏拉图的由来(1)意大利经济学者V.Pareto(1848~1923)于1987年分析其社会经济结构,发现国民所得的大部分集中于少数人。于是将所得大小与拥有所得之关系以一定方程式表示,称为“柏拉法则”。(2)1907年美国经济学者M.O.Lorenz使用累积分配曲线来描绘“柏拉法则”,即经济学上所称之劳伦兹(Lorenz)曲线。(一)柏拉图的由来(3)美国J.M.Juran将Lorenz曲线应用到品管上,同时创出“VitalFew,TrivialMany”(重要的少数,琐细的多数)的名词,并借用Pareto名字将此现象定为“柏拉图原理”。(4)由品管圈之创始人石川馨博士介绍用到品管圈活动中,亦属品管七大手法之一。(二)柏拉图的定义(1)根据所搜集之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发生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以寻求占最大比率之原因、状况或位置的一种图形。(2)从柏拉图可看出那一项目有问题,其影响程度如何,以判断问题的症结点,并针对问题点采取改善措施,故又称ABC图(八二律)。不良率ABCDE其它累计影响度(%)(%)(三)柏拉图的作法(1)决定数据的分类项目有:a、结果的分类:不良项目别、场所别、工程别。b、原因的分类:材料别、机械别、设备别、作业者别一般先从结果之分类,洞悉问题点所在,进一步为了采取对策,再依原因别绘制柏拉图。(2)决定收集数据之期间,并按上项分类,在期间内收集数据。(三)柏拉图的作法(续)(3)按发生次数顺序,将项目及次数记入不良分析表。(4)按分类项目别,统计数据作统计表。(例)总检查数:150不良项目不良次数不良率%累计不良率%影响度%累计影响度%A18121237.537.5B138.720.727.164.6C85.32616.781.3D42.728.78.389.6其他53.33210.4100合计4832100(三)柏拉图的作法(续)不良率%=各项不良数/总检查数*100影响度%=各项不良数/总不良数*100(a)各项目按出现数据之大小,顺序排列,并求其累计次数。(b)求各项目的数据及累计数的影响度。(c)其他项排在最后,其他项若太大时,要检讨是否尚有其他重要要因需提出。(三)柏拉图的作法(续)(5)于图表用纸记入纵轴及横轴。*纵轴左侧直线代表不良次数、不良率或损失金额,右侧直线代表累计影响度;*横轴代表项目,横轴不宜长于纵轴,否则应调整其等分间隔。(6)点上累计不良次数(或累积不良率)及累计影响度,并以折线连结则得柏拉图。例:(三)柏拉图的作法(续)不良项目不良次数不良率%累计不良率%影响度%累计影响度%A18121237.537.5B138.720.727.164.6C85.32616.781.3D42.728.78.389.6其他53.33210.4100合计4832100323024181260ABCD其他项目别81.3%100%%不良率累计影响度(四)柏拉图作法之注意事项(1)横轴是按项目别,依大小顺序由高而低排列下来,“其他”项排在最末位。(2)次数少的项目太多时,可考虑将后几项归纳成“其他”项。所谓“其他”项并非一定分配最少者,往往会大于其前面几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