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癫痫与惊厥药2012-04-14皮荣标020-39943122pirb@mail.sysu.edu.cn办公室:药学院217A2012-04-14抗癫痫与惊厥药教学目标:掌握苯妥英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掌握各类型癫痫的首选药熟悉苯妥英钠的不良反应了解癫痫的用药原则2012-04-14抗癫痫与惊厥药癫痫是大脑局部病灶神经元兴奋性过高、产生异常高频放电、并向正常周围组织扩布而引起的大脑功能失调综合症状。一、癫痫(epilepsy)【流行病学】年发病率50-70/10万,患病率约5‰我国约有>600万癫痫患者,每年新发病65-70万约25%为难治性癫痫,我国>150万2012-04-14抗癫痫与惊厥药【【发病机制发病机制】】脑内异常神经元集合体突发性、同步化、高频放电,并向周围正常脑组织扩散。【【临床特征临床特征】】反复发作的﹑突发性的、短暂的运动、感觉、意识、精神等功能异常。典型特征:慢性疾病、反复发作突然发生、突然终止症状多样、刻板重复2012-04-14抗癫痫与惊厥药痫性活动传播原发灶的“点燃”抑制性神经元兴奋痫性活动痫性活动停止停止抑制性突触活动兴奋性突触活动神经元神经元同步放电同步放电2012-04-14抗癫痫与惊厥药【【癫痫发作分类癫痫发作分类】】部分性发作1.单纯部分性发作2.复杂部分性发作3.部分性发作继发强直阵挛性发作全身性发作1.失神性发作2.肌阵挛性发作3.强直阵挛性发作4.癫痫持续状态2012-04-14抗癫痫与惊厥药分类发作的类型特征部分性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意识不消失,局部痉挛复杂部分性发作意识消失,自动症,也叫神经运动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为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先兆全身性发作失神发作也叫小发作,突然意识短暂消失强直阵挛性发作也叫大发作,意识消失全身强直性、阵挛性抽搐肌阵挛性发作突然、短暂、快速的肌肉收缩癫痫持续状态通常指大发作持续状态,反复抽搐,持续昏迷。2012-04-14抗癫痫与惊厥药防治癫痫的主要方法是长期服用抗癫痫药控制症状,抗癫痫的作用方式有两种;A、直接抑制病灶神经元的异常放电。B、防止病灶异常放电的扩散。机制:1增强脑内GABAA受体功能2.抑制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3抑制电压依赖型钙离子通道【【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2012-04-14抗癫痫与惊厥药抗癫痫药(antiepilepticdrugs)发展较慢,自1912年发现苯巴比妥后,直到1938年才发现苯妥英钠。两种传统药物一直应用至今。1964年发现了丙戊酸钠。近20余年,又合成了很多新的药物,仍停留在对症治疗水平。【【抗癫痫药抗癫痫药】】2012-04-14抗癫痫与惊厥药常用的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酰胺咪嗪)丙戊酸钠乙琥胺地西泮2012-04-14抗癫痫与惊厥药1抗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为首选药局限性发作有效为首选药失神性无效,有时甚至使病情恶化。2抗外周神经痛:对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及坐骨神经痛。3抗心律失常:强心甙过量中毒所致心律失常的首选药药理作用苯妥英钠(phenytionsodium)2012-04-14抗癫痫与惊厥药作用机制1.膜稳定作用:阻滞Na+通道→减少Na+内流。2.抑制Ca²+通道→抑制Ca²+内流3.抑制K+外流,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不应期。4.抑制神经末梢对GABA的摄取,诱导GABA受体增加,间接增强GABA的作用,使Cl¯内流增加而出现超极化。2012-04-14抗癫痫与惊厥药1.局部刺激:强碱性(pH=10.4)2.长期应用可引起齿龈增生:多见于青年和儿童3.神经系统反应4.造血系统反应5.其他不良反应2012-04-14抗癫痫与惊厥药药物相互作用:苯妥英钠诱导肝药酶而加速多种药物如避孕药的代谢和降低其药效。氯霉素等通过抑制肝药酶而提高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苯巴比妥诱导肝药酶而加速苯妥英钠的代谢2012-04-14抗癫痫与惊厥药作用机理:1、选择性阻断Ca2+通道,减少Ca2+内流,从而缓解小发作(因为T型Ca2+电流是失神性小发作的启动电流)。2、高浓度还可抑制Na-K-ATP酶,抑制GABA氨基转移酶。临床用途:仅对失神性发作有效,为首选药。对其他类型无效。不良反应:胃肠、中枢神经系统、偶见粒细胞增多症,或粒细胞减少症。个别出现精神异常。乙琥胺(ethosuximide)2012-04-14抗癫痫与惊厥药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作用机理:膜稳定作用;能降低神经细胞膜对Na+和K+的通透性,从而降低细胞的兴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