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教工党支部·68·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教工党支部,共有8名党员,包括兰日旭、孙洪升、伏霖、徐华、刘卓珺、金星晔、李岩、陈军宇等老师。其中专业教师6人,非教学科研岗教师2人。兰日旭任教工党支部书记,伏霖任教工党支部副书记。经济史教工党支部按照“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理念,力争把教工支部党员发展成为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标杆,将围绕抓好党建主责主业、强化支部政治功能、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促进学校事业发展、抓好支部班子建设等五个方面来开展工作。据此,将开展“引航工程”、“润泽工程”、“磐石工程”等三个工程,强化支部政治学习、积极发挥党支部书记与支部服务学校发展的作用、加强教师“供给侧”思想政治工作、扎实党支部基础性工作。支部确立的“耕读课堂”被评为2017年中央财经大学党建特色和创新项目;支部又被评为2018年学校“特殊贡献奖”。“磐石工程”规范支部建设制度。在支部党员中明确树立“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在各项活动中起到引领性作用。党支部认真传达、学习、执行党的路线方导语基本情况一个党员一面旗,打造党建与业务“双促进”“双融合”的标杆。——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教工党支部凝心聚力,打造党建与业务双促进双融合标杆——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教工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工作实绩凝心聚力,打造党建与业务双促进双融合标杆·69·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建立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长效培养机制,注重强化支部班子政治、业务学习,提升党支部班子凝聚力和党支部战斗力。支部书记兰日旭、副书记伏霖给学院教师党员讲“防范金融风险”的党课;副书记伏霖给学生党员讲党课。“润泽工程”之“耕读课堂”。经济史学系教工党支部围绕党建核心,结合经济史学系的学科特色,确立“耕读课堂”作为探索和实践支部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载体,积极尝试在师生之间搭建课堂外“教书育人”和互动交流的平台。以经济史学系教工党员为核心,把党建工作与“校内课堂”教学相结合,以中华民族的厚重历史积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国情现状的认知有机融合起来,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2015年至今,“耕读课堂”活动已经先后举办12次,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自身特色、重实效、科学化与精致化的党建教育活动品牌。活动成果曾在《大学生》杂志、人民网等媒体广泛报道,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润泽工程”之课程思政和经典读书会。2018年,在教工党支部书记兰日旭的带领下,以支部成员为主体组成的教学团队充分发挥教学科研和学科优势,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和人才培养。2018年,教学团队讲授的《1500年以来的经济社会变迁》、《世界经济史》两门课程被列入全校通识核心课程,其中,《1500年以来的经济社会变迁》还获得学校教务处通识核心课程项目资助。经济史系教工党支部还以教学团队积极参与“课程思政”项目建设。在2018年度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项目中,支部副书记伏霖和支部成员金星晔申报的项目,双双入选。2019年4月,经济史学系教工党支部教学团队积极响应学校开展的线上课程建设,由兰日旭、伏霖、路乾和金星晔四位老师为核心的教学团队成功申报了《中外经济关系史》教程的学校线上课程项目建设。同时,以兰日旭、路乾等老师为主举办每两周一次的读书会,读讲评结合,为硕士、博士等的学术能力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深受学生喜爱。“引航工程”之科研团队及成效。经济史系教工党支部紧紧围绕抓好党建主责主业、强化支部政治功能、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抓好支部班子建设等核心任务,创新工作方法,创建平台载体,创立典型示范,推动学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在学科建设上,构建起了一个“请进来、走出去”的稳定网络。“请进来”先进教工党支部·70·上,确立了三个渠道:一是经济史名家讲座。目前已经邀请了李伯重、萧国亮、陈争平、朱荫贵、魏明孔、武力、何平、李晓、郑有贵、Kent.deng、Georges.Depeyrot、RichardLawrence.Vonglahn等几十位国内外著名的经济史学家来校讲座;二是中青年经济史学者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