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本科备课笔记丝虫旋毛虫丝虫filaria是由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寄生性线虫成虫寄生在脊椎动物终宿主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等处雌虫为卵胎生产出微丝蚴幼虫在某些节肢动物中间宿主体内进行发育当这些中间宿主吸血时成熟的感染期幼虫即从其喙逸出经皮肤侵入终宿主体内发育成成虫寄生在人体的丝虫有8种即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bancrofti)马来布鲁线虫Brujiamalayi帝汶布鲁线虫(Brugiatimori)旋盘尾线虫(Onchoercavolvulus)罗阿罗阿线虫(Loaloa)链尾唇棘线虫(Dipetalonemastreptocerca)常现唇棘线虫(Dipetalonemaperstans)奥氏曼森线虫(Mansonellaozzardi)在我国仅有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近年来国内有少数罗阿丝虫病例报告均系在国外感染的回国人员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WuchereriabancroftiandBrujiamalayi)丝虫病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两种丝虫引起的丝虫病的临床表现很相似急性期为反复发作的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发热慢性期为淋巴水肿和橡皮肿重点微丝蚴形态生活史特点包括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致病机理及实验诊断难点丝虫的致病机理一形态1.成虫两种丝虫的形态相似乳白色细长如丝线雌虫大于雄虫体表光滑子宫内含有不同发育程度的虫卵在阴门附近发育为微丝蚴丝虫1人体寄生虫学本科备课笔记丝虫旋毛虫2.微丝蚴虫体细长头端钝圆尾端尖细外被有鞘膜体内有很多圆形或椭圆形的体核头端无核区为头间隙在虫体前端1/5处的无核区为神经环尾遂渐变细近尾端腹侧有肛孔尾端有无尾核因种而异以上结构在两种微丝蚴有所不同其鉴别要点如下见图12-18班氏微丝蚴与马来微丝蚴形态鉴别班氏微丝蚴马来微丝蚴长宽(um)244-2965.3-7.0177-2305-6体态柔和弯曲较大硬直大弯上有小弯头间隙长:宽较短1:1或1:2较长2:1体核圆形或椭圆形各核分开排列整齐清晰可数椭圆形大小不等排列紧密常互相重叠不易分清尾核无有两个前后排列班氏微丝蚴与马来微丝蚴的形态特征是诊断和鉴别虫种的基础丝虫2人体寄生虫学本科备课笔记丝虫旋毛虫3.感染期幼虫又称丝状蚴寄生在蚊体内虫体细长活跃二生活史两种丝虫的生活史基本相似即幼虫在中间宿主蚊体内的发育及成虫在终宿主体内发育见图12-191.在蚊体内的发育蚊叮咬带有微丝蚴患者的血约1-7小时脱去鞘膜微丝蚴微丝蚴蚊胃穿过胃壁经血腔侵入胸肌(感染期幼虫)继续发育蜕皮2次2-4天活动减弱缩短变粗丝状蚴腊肠期幼虫进入血腔到达蚊下唇当蚊再次叮人吸血时,幼虫自蚊的下唇逸出,经吸血伤口或正常皮肤侵入人体另外在蚊体的寄生阶段幼虫仅进行发育并无增殖2在人体内的发育1一般认为幼虫可迅速侵入附近的淋巴管再移行至大淋巴管及淋巴结幼虫在此经两次蜕皮发育为成虫成虫常互相缠绕在一起以淋巴液为食交配后产出微丝蚴大多随淋巴液进入血循环当蚊叮咬时进入蚊体发育2两种丝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的部位不同马来丝虫多寄生于上下肢浅部淋巴系统以下肢为多见班氏丝虫除寄生于浅部淋巴系统外多寄生于深部淋巴系统主要见于下肢阴囊精索腹股沟腹腔肾盂等处两种丝虫均有异位寄生尤其是班氏丝虫如眼前房乳房肺脾心包等处3丝虫寿命4-10年微丝蚴一般约为2-3个月4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丝虫寄生于淋巴系统产微丝蚴微丝蚴在人的外周血液中周期性丝虫3人体寄生虫学本科备课笔记丝虫旋毛虫出现一般为夜多昼少它们白天滞留在内脏毛细血管主要是肺毛细血管中夜晚则出现于外周血液这种现象称为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两种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出现的高峰时间班氏微丝蚴为晚上10时至次晨2时马来微丝蚴为晚上8时至次晨4时微丝蚴夜现周期性的机制a.有人认为与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迷走神经的兴奋抑制有关b.也有人认为与宿主肺血氧含量有关c.国外学者还发现夜现周期性与微丝蚴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即体内的自发荧光有关另外发现外周血液中的微丝蚴还具有季节周期性夏秋季密度高于冬春季与蚊媒活动的季节有关3生活史要点1成虫寄生部位马来丝虫浅部淋巴系统班氏丝虫浅深部淋巴系统2感染期丝状蚴3感染方式经媒介昆虫蚊传播班氏丝虫主要为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其次为中华按蚊马来丝虫主要为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4终宿主人5中间宿主蚊6保虫宿主班氏丝虫无马来丝虫长尾猴叶猴猫长爪沙鼠等丝虫4人体寄生虫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