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教育,这是霍老师对自己教学生涯的总结。霍老师教学聪明案例给我们的启发太多太多,简单说说三点体会。一,顺应儿童认知规律,善于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霍老师用一句富有鼓动性的提问你们愿意做聪明的孩子吗,获得学生积极的响应: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一般说来,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响应,单靠教师是很难形成积极的教学氛围的。霍老师深深懂得并准确地抓住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才能一句话说到学生的心坎上。教学有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烈氛围,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便奠定了走向成功的基调。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要向霍老师学习,想方设法,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愿学乐学,这样会事半功倍。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体验思维乐趣。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因为一方面谜语的特点是不说破,需要猜谜者积极思考,是有益思维发展的智力活动;另一方面,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猜出正确答案,会体验到思维活动的乐趣,这样就能促使他们更加喜欢思维活动。所以,霍老师要学生猜谜语,正是要让思维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使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发展思维能力。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三,教学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重视非智力因素,注重良好习惯养成。小学教育担负着养成习惯的任务。学生一旦养成良好习惯,便会终生受益。每当学生猜中一则谜语后,霍老师就让学生讲讲这个人体器官的作用。同时,霍老师联系学生实际,适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在上课时,要仔细看,但不要东张西望;要认真说,但不要随意说话。总之,要多听、多看、多想、多说。农村孩子在这方面更是欠缺,我们农村教师应该多方引导、丰富教育内容,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低年级儿童的自制力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正在初步形成中,甚至可以说没有。当他们遇到困难时,通常会产生畏难情绪,会轻易放弃,教师一定不要责骂、贬低,而应耐心讲解,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学生失败时,要告诉他们"失败乃成功之母",说服他们不要气馁,不要被困难吓倒,多给他们讲一些成功人士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故事,以此来教育他们在困难面前要以一种顽强、奋斗的精神去面对,总结教训,争取下一次的成功。总之,在低段教学中,只要切实地、用心地去培养、去激励、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相信一定会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霍老师的教学思想将永远启迪和指引着我们,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努力培养识字兴趣,教会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为学生以后更好的学习祖国语言文字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