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课程十八第十一章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第十一章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和人际关系治疗技术论和人际关系治疗技术(IPT)(IPT)第一节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3本章学习目标本章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理解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2、理解沙利文的发展理论。3、理解沙利文对精神疾病和心理治疗的观点。4、了解人际关系治疗技术的基本原理。5、了解人际关系疗法的基本的操作步骤。4本章学习建议本章学习建议在学习本章之前,可以先了解有关精神分析的文化学派的一些基本的理论背景,了解有关抑郁症的知识。重点是掌握沙利文对精神疾病和心理治疗的观点。5一焦虑与自我系统一焦虑与自我系统沙利文的理论的一个关键的概念是自我系统。在沙利文看来,自我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帮助个体克服焦虑。沙利文认为,人生来有追求满足(主要是生理上的)和追求安全(主要是心理上的)的需要。儿童在追求满足的过程中很可能遭到父母的限制或谴责,这会使儿童担心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担心失去父母的爱,这种体验就是焦虑。6像弗洛伊德一样,沙利文强调焦虑的作用。然而,沙利文不像弗洛伊德那样强调焦虑的俄狄浦斯根源,而是关注人们与其他重要人物的关系。在沙利文看来,焦虑是在人际关系中发生的,不良的社会关系导致不安全感和焦虑感,最初可能来自焦虑的母亲。母亲焦虑的面孔、不安的声音、慌乱的动作等等都可能使儿童感受到生活的焦虑。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领域的扩大,个人会感受到更多的焦虑。7焦虑是由于没有获得安全感。但当事者往往对焦虑的对象缺乏清晰的意识,就是说他往往并不知道为什么焦虑。相对于恐惧,它更多地具有弥散性和模糊性。然而焦虑会降低机体满足对生理需要的效率,会妨碍正常的思维和人际关系,甚至造成思维混乱或人际关系失调。因此,必须寻找减少和避免焦虑的途径。在沙利文看来,个人为了消除焦虑,就会形成一种具有防御功能的自我觉知系统或一套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这就是自我系统。8沙利文认为,自我系统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儿童与母亲(或其他抚养者)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由于儿童满足需要必须依赖母亲的帮助,因此他格外关注母亲的赞许或责难。受赞许的行为就自我接受而形成“好我”,被反对的行为就自我禁止而形成“坏我”。好我通过紧张减弱而形成,坏我是为避免因惩罚所导致的焦虑而形成的。而自我系统是一种包括好我和坏我的心理组织。所以自我系统是在人际关系中,通过评价他人对“我”的反应而形成的,是“我”在与“重要的他人”交往时,从“他”对“我”的反应中所形成的映像。9二发展阶段二发展阶段沙利文认为,人生最初几年以后,人格仍继续发展。他认为,人格发展有七个阶段或发展时期(网络资源1、2)。这七个时期是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前青年期、青年前期、青年后期和成年期。1011沙利文提出的心理发展体系的一个关键特点就是青年期的重要意义,它在七个阶段中占了三个阶段。沙利文争论说,前青年期和少年时期研发生的事对于发展满意的成年人的人际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他对他的很多成年病人的心理混乱进行了追溯,一直追溯到他们早年不能形成满意的人际关系上。下面详细介绍青少年期的这三个阶段。12前青年期是沙利文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的第四个阶段,开始于八九岁。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出现了新的需要与同伴建立亲密关系。我们都看到过这个阶段的儿童结交密不可分的好朋友的现象。有时,他们形成了较大的同性集团或群体,但沙利文说,在这些较大的群体中,我们仍然可以识别出多个两人关系。13这种特殊的友谊有多种心理作用,它使儿童开始了解别人的需要。另外,这种友谊证实了儿童的价值感。在这种关系中,儿童感到他们是被接受的,被他人所喜欢的。不能发展出这种特殊的关系的儿童会感到孤独的痛苦。没有经历过这种前青春期友谊的人,在他们以后的人生中,在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困难。14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儿童进入了青年前期。伴随着生理上的变化,青少年必须要应对异性吸引这一新的情感。对许多青少年来说,在这几年期间,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受到了打击。由于自我价值常常成为性吸引和性行为的同义词,因此,盛到自己没有性吸引力,或者在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