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骨折病人健康指导VIP免费

骨折病人健康指导_第1页
1/18
骨折病人健康指导_第2页
2/18
骨折病人健康指导_第3页
3/18
骨折的健康教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健康教育1、饮食:进食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枸杞大枣粥等。控制患者体重,以减少对关节的负重。2、中医煎煮需用陶瓷罐,中药浸泡30分钟,煎煮30-60分钟。一般每剂药煎煮2次,每日一剂,空腹温服。耳穴压丸者保持耳廓干燥,每日按压穴位2—3次,避免揉搓。卧床期间行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等穴位按摩预防便秘腹胀。3、起居: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患肢保持外展15—30度中立位,膝部垫一薄枕,防止髋关节脱位和避免皮肤神经的不必要的压迫。6小时后可适当摇高床头15—30度。术后1天,可半卧位休息,但屈髋不大于90度,避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时两腿间夹一定枕头,保持患肢外展位,避免过度屈髋内收。术后3—5天,可扶步行器或双拐下地部分负重行走,逐步弃拐行走。4、心理:做好患者的精神安慰和心理疏导,讲解关节置换的有关知识,介绍同种病例康复期的患者来现身说法,以增强患者对手术的认识和信心。5、功能锻炼:主要以肌力、关节活动度和步态训练为主,分为三阶段。(1)第一阶段术后1—2天,主要以患肢肌肉的静力收缩运动和远端关节的活动为主。1)踝关节主动背伸、跖屈运动,每个动作保持10秒,再放松。2)股四头肌、腘绳肌训练,患者仰卧位,患肢外展30度中立位,膝下可垫软枕,主动下压膝关节,足跟尽量向前,保持大腿肌肉收缩10秒,然后放松。3)臀肌收缩运动患者平卧位伸直腿,上肢舒适地放在身体的两侧,收缩臀部肌肉,保持10秒,放松。持续做10—15分钟/次,2—3次/天。(2)第二阶段术后3—5天,主要以患肢肌肉力量和髋、膝关节活动度的训练。1)直腿抬高运动患者平卧位,患肢伸直向上抬起,要求足跟离开床面20cm以上,在空中能滞留5—10分钟,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2)屈髋、屈膝运动患者平卧位,移去膝下软枕,一手托在患者膝下,一手托住足跟,在不引起患者疼痛情况下屈髋、屈膝活动,幅度由小到大,活动量由少到多,逐渐过渡到主动屈髋、屈膝锻炼,但屈髋不能大于90度。3)髋关节伸直练习平卧位,屈曲健侧髋、膝关节,做患肢髋关节主动伸直动作,充分伸展屈髋肌及关节囊前部。4)髋外展练习仰卧位使患肢向外滑向床沿,然后慢慢恢复原位。以上动作10—20次/组,2组/天为宜。(3)第三阶段术后6天—3个月,在锻炼髋关节活动度和加强股四头肌肌力训练的同时做好下床和步态的训练。1)从卧位到坐位的训练移动身体至健侧床沿,在健侧协助,托住患肢至床边让小腿自然下垂,注意屈髋不能大于90度,患者外展。2)坐位到站立位训练患肢可根据个体差异可不负重或部分负重,负重的力量逐渐递增,从开始的20—30kg,直到可以负重。3)站立到行走训练行走时健肢在前先行,患肢跟上,再移动步行器向前。4)平衡能力训练为了患者的安全,在行走前让患者在床尾或用两手扶步行器站立,两腿分开与肩同宽,护士在患者身后左右摇晃其腰部,以了解患者的平衡能力,然后借助步行器行走,整个过程速度要慢,应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和休克的发生。5)上下楼梯拐杖行走法上楼体时健肢先上,拐杖和患肢留在原阶;下楼梯时患肢和拐杖先下,再则是健肢跟下,但不宜登高。6)训练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指导患者独立完成各项日常生活所必须的动作,如穿裤、穿鞋、穿袜、上下床等,增强患者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指导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不可操之过急,要注意幅度、强度和整体协调性,防止强硬牵拉,避免引起患者的疼痛和骨折,以免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康复。尤其对有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和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行股骨粗隆下截骨术的患者,建议术后第1-2个月内使用步行器或双拐,第3个月使用单拐,第3个月后可弃拐或用手杖行走。负重的力量逐渐递增,从开始的20-30KG(不超过自身体重的50%),直到可以完全负重。此阶段许多患者术侧膝关节在站立位时始终处于伸直状态,随着步态的熟练,步伐的加快,术侧膝关节的活动多能自然过渡到正常。6、复查指征和时间:2个月内不弯腰,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饮食起居保持规律性,如有不适,随时就诊。⑴体位指导:取平卧或半卧位,3个月内避免侧卧。术后3周内屈髋小于45°,以后根据病情逐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骨折病人健康指导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