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夹板固定技术(教学系列二)VIP免费

夹板固定技术(教学系列二)_第1页
1/23
夹板固定技术(教学系列二)_第2页
2/23
夹板固定技术(教学系列二)_第3页
3/23
夹板固定技术一、固定的材料•夹板(长度、宽度)•压垫(材料要求)柔软具有韧性,能吸,透气,取材方便,易于制作,在皮肤上长期置放无不良反应。•扎带•内衬、外套二、固定的要求与原则•既起固定作用,又对伤肢软组织无损伤,保持正常血运,不影响骨折正常愈合;•防止伤肢再移位,能避免不利于伤肢愈合的有害应力;•对伤肢各关节约束少,为早期功能锻炼创造条件;•对骨折整复后的残留移位,通过压垫和小夹板固定,肌肉舒缩,可有矫正作用。三、骨折整复后发生再移位的潜在因素:骨折虽经整复,然而促使骨折断端发生移位的因素依然存在。因此需尽量减少这些因素对骨折的影响,早期经常检查和调整。在施行骨折固定和护理时,应尽量注意。•伤肢重量的影响;•肌肉牵拉的影响;•暴力作用的方向及性质的影响——易循原有移位路径而移位。原因(1)骨折端形成移位时损伤了在移位径路上的软组织(2)骨折端不平的齿状突起,在骨折移位的径路上形成“顺齿”•搬运及治疗方法的影响四、小夹板固定的作用力•扎带、夹板、固定垫的外部作用力•肌肉收缩的内在动力•伤肢关节处于恰当的位置,是维持骨折稳定的条件之一,骨折2-3周内尤为重要五、适应症–四肢闭合骨折•四肢开放骨折,创口小或经处理伤口已愈合•陈旧骨折适于闭合复位者•四肢关节内骨折或近关节骨折经手法复位成功者六、小夹板包扎方法及固定垫放置方法(1)续增包扎法:•用绷带由伤肢远端向近端包扎1-2层(内衬绷带),近关节处3层,保护皮肤不受夹板摩擦,及使各夹板间隙处承受均匀的压力。•将固定垫用胶布条粘贴在小夹板或伤肢适当的部位上。•安放主夹,用绷带在中段包扎两圈。•安放辅夹,用绷带包扎,使小夹板全部覆盖。•扎带(2)排列包扎法:•先包扎内衬绷带1-2层。•夹板一次排列在骨折四周相应部位。•扎带(3)扎带松紧度测定(4)固定垫的作用及放置方法加强夹板的固定力,能将外部扎带的小夹板的挤压作用力集中到移位的骨折端上去,防止整复的骨折移位。•仅有轻度矫正残余移位的作用。•两点加压及三点加压法七、夹板固定后注意事项•抬高患肢•严密观察肢端血运,若出现肢体剧痛麻木,应警惕肢体血运障碍,及时作出诊断及处理•在夹板两端或骨突处,放固定垫处出现疼痛点时,应拆开夹板检查有无压疮。•经常调整夹板的松紧度。•定期作X线检查骨折对位情况,3周内•及时指导进行功能锻炼•将注意事项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交代下列情况不宜用夹板固定•严重开放骨折•伤口感染、广泛水泡,大面积皮肤溃烂•难整复的关节内骨折•躯干骨折固定不牢部位的骨折•伤肢血运不良或血管损伤八、几种常用的夹板牵引技术一、皮肤牵引•适应症:小儿股骨骨折的牵引治疗,肱骨不稳定性骨折的牵引或肱骨骨折在外展架上的牵引治疗,及成人下肢骨骼牵引的辅助牵引等。•禁忌症:皮肤有损伤或有炎症时,或对胶布过敏者。•方法:•皮肤牵引注意事项:(1)适用于小儿及年老体弱者,皮肤必须完好。(2)重量不得超过5kg,否则易伤皮肤或起水泡。(3)牵引时间为2-3周,时间过长,因皮肤上皮脱落影响胶布粘着,如需继续牵引,应更换新胶布维持牵引。(4)定时检查伤肢长度及牵引的胶布粘贴情况,及时调整重量和体位,防止过度牵引。牵引2-4周,骨折端有纤维性连接,不再发生移位时可换为石膏固定,以免卧床时间太久,不利于功能锻炼。(5)粘贴胶布的部位及长度要适当,胶布肆平整无皱,不能贴于踝上,包缠绷带不能压迫腓骨颈部,不能扭转,以免压迫引起腓总神经麻痹。二、骨骼牵引适应症:(1)成人长骨不稳定性骨折(如斜行、螺旋形及粉碎性骨折),因肌肉强大容易移位的骨折(如股骨、胫骨、骨盆、颈椎)。(2)骨折部的皮肤损伤、擦伤、烧伤,部分软组织缺损或有伤口时。(3)开放性骨折感染或战伤骨折。(4)伤员合并胸、腹或骨盆部损伤者,需密切观察而肢体不宜做其他固定者。(5)肢体合并血循环障碍(如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暂不宜其它固定者。注意事项:(1)经常检查牵引针(或钉)处有无不适,如皮肤绷得过紧,可适当切开少许减张;穿针处如有感染,应设法使之引流通畅,保持皮肤干燥;感染严重时应拔出钢针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夹板固定技术(教学系列二)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