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一、简述心境障碍的概念答: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的高涨或低落,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二、简述心境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答:近期研究发现,心境障碍的发病涉及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生物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素质因素、躯体因素、病理生理、生化等几个方面。1.遗传因素研究发现,有家族史者,发病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高出数倍。2.神经生化改变有研究发现,抑郁发作患者有5-HT、NE、DA、GABA等的异常;躁狂发作患者有NE代谢产物的升高,改变脑内GABA含量可改变患者的心境,故近年又出现了心境稳定剂的术语。3.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异常抑郁症患者血浆中皮质醇过多,脑脊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增加。4.脑电生理变化抑郁发作患者睡眠脑电图显示REM潜伏期缩短,抑郁越重,REM越短。30%左右的心境障碍患者有脑电图异常,抑郁发作时倾向于低α频率,而躁狂发作时倾向于高α频率或出现高幅慢波。5.神经影像学变化CT和MRI研究发现,心境障碍患者脑室扩大;功能性影像学研究发现,抑郁发作患者左额叶局部脑血流量降低,降低程度与抑郁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6.心理社会因素应激性生活事件与抑郁发作的关系非常密切。负性生活事件对抑郁发作起促发作用,如丧偶、离婚、婚姻不和谐、失业、严重躯体疾病、家庭成员患重病或突然病故等。经济状况差、社会阶层低下者易患抑郁,女性较男性易患抑郁。三、简述导致难治性抑郁症的主要因素答:导致难治性抑郁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诊断方面继发性、神经症性、伴有严重焦虑和激越、妄想性抑郁等。2.治疗方面药物剂量不足、疗程不够、服药依从性差、血药浓度低、单胺氧化酶的抑制程度不够。3.症状方面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4.同病现象伴有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四、简述躁狂发作的主要临床表现答:躁狂发作的临床表现,主要有:1.情感高涨为患者的主观体验,感觉特别愉快,自我感觉特别好,自我评价高,兴高采烈,得意洋洋等。这种情感高涨有感染性,与自身体验及周围环境协调。有的患者情绪不稳,易激惹,甚至出现破坏或攻击行为。有时可出现自我评价过高,出现夸大或富贵妄想,有时也可出现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等,但不持久。2.思维奔逸思维过程明显加快,自觉思维非常敏捷,内容丰富多变,有时感到舌头与思维赛跑,语言赶不上思维的速度。表现为言语增多,滔滔不绝。注意力容易分散,随境转移,意念飘忽,可出现音联意联。3.活动增多精力旺盛,兴趣广泛,活动增多,动作快速敏捷,忙碌,做事有始无终或虎头蛇尾,爱管闲事,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挥霍、慷慨,喜欢惹人注意,狂妄自大,喜欢社交,轻浮,好接近异性,睡眠减少,自我控制力下降,可有冲动伤人、毁物行为。4.躯体症状少有躯体不适主诉,常表现为面色红润,两眼有神,瞳孔扩大,心率加快,易出现失水,体重减轻。患者食欲增加,性欲亢进,对睡眠需要减少。5.其它症状部分患者可记忆增强,常充满许多细节琐事,可有片段幻听,也可出现意识障碍,有错觉、幻觉、思维不连贯等(谵妄性躁狂)。多数患者在发病早期,丧失自知力。五、何为谵妄性躁狂答:躁狂发作极为严重时,患者呈极度的兴奋躁动状态,可有短暂、片段的幻听,行为紊乱而毫无目的指向,伴有冲动行为;也可出现意识障碍,有错觉、幻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症状,这种状态称为谵妄性躁狂。六、简述轻躁狂发作的临床特点答:躁狂发作临床表现较轻者称为轻躁狂。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患者存在持续至少数天的情感高涨、精力充沛、活动增多,有显著的自我感觉良好,注意力不集中也不持久,轻度挥霍,社交活动增多,性欲增强,睡眠需要减少。有时表现为易激惹,自负自傲,行为较莽撞,但不伴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对患者社会功能有轻度影响。部分患者有时达不到影响社会功能的程度,一般不易被察觉。七、简述老年躁狂发作的临床特点答:老年躁狂发作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易激惹,狂妄自大,有夸大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