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反应吃什么药高原反应吃什么药,除了抗高原反应的药品,还应该准备哪些东东?一般来说,抗高原反应药分两类,一是西药,一是中药。西药帮助消除部分症状,比如头痛、恶心等。中药用于调节机体功能,作用于根本。同时改善乏力、胸闷、气短、心悸口唇紫绀,失眠,多梦等症状。必带的药品有:感冒药、消炎药、消化药、头痛药、止吐药如维生素B6。感冒药,用于缓解头痛、发热、恶心等感冒类症状。消化不良、水土不服出现肠胃炎症等导致身体不适、抵抗力降低,容易引发高原反应。所以消化药和消炎药也是必须的。头痛药在剧烈头痛时服用,能不服尽量不服。维生素用于恶心时服用。维生素、营养素类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是必带品。中药如红景天、灵芝、党参、西洋参等对预防高原反应有较好的效果,可以选择其中几种配合服用。其他:纱布眼药水清凉油晕车药速效救心丸(不可多服)氧气罐(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吸氧。)防晒霜太阳帽墨镜润肤露润唇膏高原的紫外线都很强,既要防晒,也要防止强烈的阳光刺伤眼睛。防晒霜、太阳帽和墨镜都是必须。即使追求粗犷美的男士也要防晒,因为强紫外线会晒伤皮肤,你总不会希望自己露在外面的皮肤都一块一块的掉皮吧。带一些鼻腔外用软膏和润喉片可缓角干燥带来的鼻喉不适。干燥容易引发炎症,降低机体抵抗力,加重高原反应。重症高原反应用药:硝苯地平——治疗高山肺水肿。硝苯地平(心痛定)扩张小动脉,可以减轻肺水肿。地塞米松——治疗高山脑水肿。根据缺氧情况可加服地塞米松0.75~6毫克,分2~4次/日服用。此药在减轻高原反应缺氧时的主要作用是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多,以提高携带氧气能力。注:地塞米松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滥用此药,在真正需要抢救时会降低其应有的作用。大剂量使用,可引起肥胖、眼内压升高、高血压和消化道溃疡、出血甚至穿孔等。尤其是有病毒感染者,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可使病毒感染扩散和加重。乙酰唑胺——预防高原反应,加快适应。乙酰唑胺至高原前3天开始服用,每天两次,每次半片。连服7天。乙酰唑胺主要用于心脏性水肿、脑水肿和消化道溃疡。预防性服用,可减少高原反应症状。注:乙酰唑胺的副反应是肾绞痛、肾结石、磺胺尿结晶、肾病综合症、粒细胞缺乏症(磺胺过敏)。长期服用,可造成血液中钾离子过低,肝昏迷、肾脏功能减退者不宜服用。出现重症高原反应怎么办?重症高原反应危及生命,我们怎样才能发现并及时就地进行自救互救呢?以下为您转载一篇相关文献,估计非医务人员很难看明白,所以向您提出三点建议:一,预防和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很重要,二,及时撤退很重要,不要勉强支撑,三,出现重症高反,马上就医。高原肺水肿:高原肺水肿是常见的重性高原病,发病率在3%左右。一般在4000米以上发生,常在登山后3-48小时急速发病,迟者在3-10天发病。重要的诱因是寒冷、劳累、抵抗力下降造成呼吸道感染。当出现头疼、胸闷、不同程度地咳嗽(初起干咳,以后有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重者咯粉红色泡末样痰,抢救者将耳朵贴近患者胸壁可听到肺部水泡样呼吸声(医学称湿罗音)。此时病人惊恐不安、心慌、口唇面部紫绀,严重者血尿或逐渐神志不清。严重的肺水肿病情可迅速恶化,数小时内病人昏迷、死亡。肺水肿的现场急救措施是绝对半卧位休息,两腿下垂,立即充分吸氧,最好是含有50%~70%酒精的氧气,流量6~8升/分;立刻口服呋塞米(速尿)40毫克/日。使用速尿可能会出现轻微恶心、腹泻、药疹、视力模糊、直立性眩晕、肌肉痉挛、口渴等,注意开始用量不要过大,根据情况可加至80毫克,2次/日。硝苯地平减少肺水肿。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可用抗生素加地塞米松4毫克(仅口服一次)。烦躁不安时,可用少量镇静剂。注意保暖,严禁大量饮水。经初步急救,病情稳定后,迅速转移至海拔较低处。一旦呼吸、心跳骤停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需要注意的是,在高原地区应尽量避免感冒。高原感冒时发烧温度有假象,测体温的温度常会低于实际温度1度,所以易被忽视。呼吸道感染即使很轻微,也可增加发生高原肺水肿的危险性。因此,要加强保暖预防。进入高原后,减少洗澡次数或不洗。发现感冒初起症状,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