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实验10-谷物种子萌发时淀粉酶活力的测定VIP免费

实验10-谷物种子萌发时淀粉酶活力的测定_第1页
1/9
实验10-谷物种子萌发时淀粉酶活力的测定_第2页
2/9
实验10-谷物种子萌发时淀粉酶活力的测定_第3页
3/9
实验11谷物种子萌发时淀粉酶活力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淀粉酶的特点2、学习淀粉酶的测定方法二实验原理淀粉酶(amylase)主要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几乎所有植物中都存在有淀粉酶,特别是萌发后的禾谷类种子淀粉酶活性最强。α-淀粉酶不耐酸,在pH3.6以下迅速钝化;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15min则被钝化。淀粉的水解产物麦芽糖能使3,5-二硝基水杨酸还原,生成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540nm测定OD,淀粉酶活力的大小与产生的还原糖的量成正比。用麦芽糖制作标准曲线,用比色法测定淀粉生成的还原糖的量,以单位重量样品在一定时间内生成的还原糖的量表示酶活力。三实验器材1、材料:萌发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2、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恒温水浴(37℃,70℃,100℃3、试剂(均为分析纯):●标准麦芽糖溶液(1mg/ml):精确称取100mg麦芽糖,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3,5-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精确称取1g3,5-二硝基水杨酸,溶于20ml12mol/LNaOH溶液中,加入50ml蒸馏水,再加入30g酒石酸钾钠,待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盖紧瓶塞,勿使CO2进入。若溶液混浊可过滤后使用;●0.1mol/L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A液(0.1mol/L柠檬酸):称取柠檬酸21.01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L;B液(0.1mol/L柠檬酸钠):称取Na3C6H5O7.2H2O29.41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L。取A液55ml与B液145ml混匀,即为0.1mol/L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1%淀粉溶液:称取1g淀粉溶于100ml0.1mol/L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中。四实验步骤1、麦芽糖标准曲线的制作:取7支干净的具塞刻度试管,编号,按表(教材P152)加入试剂。摇匀,置沸水浴中煮沸5min。取出后流水冷却,加蒸馏水定容至20ml。以1号管作为空白调零点,在540nm波长下比色测定。以麦芽糖含量为横座标,吸光度值为纵座标,绘制标准曲线.2、酶液制备:称取1.0g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1.5cm),置于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和2ml蒸馏水,研磨成匀浆。将匀浆倒入离心管中,用6ml蒸馏水分次将残渣洗入离心管。提取液在室温下放置提取15~20min,每隔数min搅动1次,使其充分提取。然后在3000rpm下离心10min,将上清液倒入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即为淀粉酶原液。吸取上述淀粉酶原液5ml,放入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即为淀粉酶稀释液。3、酶活力的测定:取6支干净的具塞刻度试管,编号,按表(教材P152)进行操作。摇匀,置沸水浴中5min,取出后冷却,加蒸馏水至20ml,摇匀,在540nm波长下比色。4、结果计算淀粉酶活力=C×VT/(W×Vs×t)(mg/g/min)C为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麦芽糖含量(mg);VT为淀粉酶原液总体积(ml);Vs为反应所用淀粉酶原液体积(ml);W为样品重量(g);t为反应时间(min)。五实验思考P153:1、3下周实验:实验44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实验10-谷物种子萌发时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