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第15卷第3期2013年3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OFLIAONINGUNIVERSITYOFTCMVol.15No.3Mar.,2013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正在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作用也日渐得到重视。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作用于个体的全部生命活动。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许多疾病都能找到其致病的心理因素,这些因素与人们熟知的细菌、病毒、遗传因素一样也能引起躯体疾病。心身疾病的概念就是在这种转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现代医学中,心身疾病就是指那些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躯体疾病。它具有躯体症状及体征,但又不同于躯体疾病,它与社会紧张刺激、遗传素质、人格特征和情绪有关。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越来越大,心身疾病的发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眼科心身疾病也不例外,青光眼、视疲劳、飞蚊症、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已不容忽视。在中医学理论中,虽没有“心身疾病”这个名词,但却有着大量的与此相关的记载,如早在《黄帝内经》中便有了“形神合一论”,这是中医心身相关思想的核心。《内经》对人的气质性格也有一定的认识,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把人的气质性格分为:“太阳火形人,少阳金形人,阴阳和平土形人,少阴木形人,太阴水形人”。自《内经》后,历代医家如汉代张仲景、宋代陈无择、金元张从正等对心身相关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但使其在理论上更加完善,还进而应用于临床,使中医对心身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2]。笔者认为“气机升降失调”是心身疾病发生的主要病机,故“调畅气机”在眼科心身疾病的治疗中意义重大。1气机升降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气机”是指气的运动,它表现在脏腑的功能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体内物质变化的过程中。人身之气只有处在不断运动之中,才能使精气血津液周流全身,从而保证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各项生理功能的完成。故《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心肺位于上焦,在上者宜降;肝肾位于下焦,在下者宜升;脾胃居于中焦,为升降之枢纽。从整体来看,只有肺气的宣发肃降、肝气的疏泄、脾胃的枢机、肾的纳气和心阳的温煦等功能正常,心肾相交,升降相济,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并能随时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各种精神情志因素导致气机失调,从而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津液的正常输布,可产生气血瘀阻、血虚津亏、痰浊内生、出血等证,使眼失去气血和津液的濡养,产生相应的症状与体征。同时反过来这些病理产物又会进一步加重气机的紊乱,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眼病加重。疾病一旦产生,我们要通过情志气机升降失调与眼科心身疾病钟舒阳(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广西南宁530023)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心身医学的概念已深入人心。作者认为各种精神情志因素导致的“气机升降失调”是心身疾病产生的主要病机,故就“气机升降失调”与眼科心身疾病发病中的关系,从几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论述。提出调畅情志和气机对于眼科治未病的重要性。关键词:情志;气机升降失调;眼科心身疾病;玄府学说;三焦理论中图分类号:R27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2X(2013)03-0170-03收稿日期:2012-09-05作者简介:钟舒阳(1975-),男,广西合浦人,主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病研究。QiMovementDisordersduetoEmotionsandOphthalmicPsychosomaticDiseasesZHONGShuyang(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Guangx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Nanning530023,Guangxi,China)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modernmedicine,theconceptofpsychosomaticmedicinehasbeenfirmlyestablished.TheauthorbelievedthatQimovementdisordersofthementalemotionalfactorsarethepathogenesisofpsychosomaticdiseases.Therefore,inthisarticle,therelationshipbetweenQi-liftingdisordersandophthalmicpsychosoma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