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唐诗的哲理叙述VIP免费

唐诗的哲理叙述_第1页
1/5
唐诗的哲理叙述_第2页
2/5
唐诗的哲理叙述_第3页
3/5
!"!唐诗的哲理叙述罗时进邢蕊杰内容提要唐诗主情,但也不乏丰富的哲理内涵。唐代的诗人们或以空灵明净的自然意境体现生命之理,或寓义理于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之中启发读者,或在宏大的历史意象中追问个体存在的本质,创作了一大批理在趣中,情理结合,包含丰富哲理话语的诗歌作品。唐人在哲理叙述方面的探索与创新证明了诗歌中“理”所存在的合理性。从整个诗歌发展流变史来看,它既是对魏晋时期哲理诗的革新与开拓,也对主理的宋诗产生了重要的嫡缘性的影响。关键词唐诗哲理趣味影响罗时进,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邢蕊杰,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唐宋诗是中国诗歌史上两种最有代表性的范型,对于这两朝诗的不同特点,清人邵长蘅《研堂诗稿序》曾说“唐人尚蕴藉,宋人喜径露;唐人情与景涵,才为法敛,宋人无不可状之景,无不可畅之情。”缪钺先生亦云:“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实际上“尚蕴藉”、“以韵胜”与“喜径露”、“以意胜”正是说明唐诗主情而宋诗主理的特点,这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唐宋诗进行体格区分时所持的普遍观点。然而正如宋诗虽然表现出一定的论理倾向,但仍然具有鲜明的抒情言志的基本功能一样,唐诗固然主情,但也不乏丰富的哲理内涵。哲理叙述不是唐代诗人的主要表现手段,然而“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他们或以哲人般的深沉参究思考时空迁变,或在怀古伤今中反思存在状态,或于江山风月的品评中感悟宇宙人生,或借历史演化追问个体本质,或直接议论教诲世人,创作了哲理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一代诗作,在以吟咏性情为主的唐诗王国里,为“理”找到了合理而又恰当的审美存在方式,既提高了唐代诗歌的思想内涵和美学价值,也影响了宋诗创作风格的走向。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唐诗中的哲理内涵及其主要叙述方式进行探讨。山水之喻抒发哲思以山水写哲理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之一。魏晋时期的诗人们为“体道”而主动投身山水,从此山水诗从表现玄理的玄言诗中逐渐脱化出来,显示出多维的美学取向。唐代诗人们在山水诗的创作中改变了前代那种写景和议论互为游离的文学研究!"#$%&’()*"#+(*",$*,&-./!!""#年第期江苏社会科学状况,提高了景与理的融合度和相洽性,以诗寓理,取得了艺术成功。无论是赞颂壮美山川的高歌浩唱,还是悠游林泉的短啸低吟,许多闪耀着理性之光的佳作不仅跳动着时代的脉搏,也蕴涵着诗人探究宇宙人生奥蕴的智慧。以山水为审美对象,必然包含着审美主体对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的特定理解,而对自然的体验和认知,其基本出发点是对自我生存的关切,这是唐代山水诗的哲理思考之根。唐代山水诗中的哲理叙述可以分为禅理型和理趣型两种。所谓“禅”,是佛家解释“存在”的一个基本范畴,它是实与虚、生与死、整体和个体、存在与虚无等一系列关系的合一,也是圆融各种矛盾的方法。许多诗人在禅宗思想的影响下,以描绘自然景物来表现某种生命之境,在山水诗的创作中蕴含了禅宗意识影响下的生命哲学。禅宗生命哲学的核心是让人回到自然本体之中,从而达到明心见性的终极关怀。因此诗人们往往以平和亲近的态度关照自然,在诗歌中多以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相得无碍的境界,表现天人合一的生命意识。如刘虚《阙题》:“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尽,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诗中体现了万物偕归、互为消融的生命观和自然观。再如张旭《山中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作者巧妙地将人融入自然,自寻生命之乐,透露出空灵化一、原真质朴的韵味。把禅宗生命哲学之光投射到山水景物之中最为典型的是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终南别业》)“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唐诗的哲理叙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