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总第110期)2006年3月山西果树SHANxIFRUITSNo.2Mar.文章编号:1005—345X(z006)02一0007一02中图分类号:S661.1文献标识码:B苹果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应用效果彭永波。于明德。陈少艳。李少伟(山东省蓬莱市园艺场,山东蓬莱265608)摘要:针对我国目前水资源贫乏,苹果生产要获得优质高产而又需合理灌水的问题,予2003年开展了果园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研究。介绍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技术路线与配套措施及田间应用效果.并阐明了目前应用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关键诩:苹果I水肥一体化l技术路线,配套措施我省水资源十分贫乏,尤其是苹果园,大多种植在山区薄地,水已成为优质丰产苹果发展的限制因子。合理用水,以有限的水来调动土壤及肥料中的养分,最大程度地满足果树生长发育需要,已成为果业生产企业优先考虑的重大问题。为此,我们在山东省土肥总站及烟台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有关老师的指导下,于2003年开展了果园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现已初见成效,特报道如下。1采用的技术路线与配套措施水肥一体化也叫做灌溉施肥,它是将施肥与灌溉相结合的一项农业技术措施。即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在灌溉的同时将固体或液体肥料配兑成肥液,加入到安装有过滤装置的注肥泵吸肥管内,然后将水肥一起输入到作物根部土壤的一种灌溉施肥方法。灌溉施肥可以在灌溉量、施肥量和施肥时间等方面按农艺技术需要高度精确地进行操作。目前,我场采用的滴灌、微喷已全部实现了水肥一体化管理。微灌具有流量小、每次灌溉时间长、滴水均匀度高、工作结果为主,并有腋花芽结果习性。栽后第3年见花,4年生平均株产12.5kg。在10年生的乔化苹果树上高接,3年生最高株产140妇。花序坐果率可达90.O%以上,果枝连续结果能力强,丰产,无采前落果与裂果现象。3.3果实主要经济性状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380g,最大果重450g。该品种在当地不需套袋,自然着色面达90%以上。果梗较细。果点大而稀。果肉黄白色,肉质脆,致密,汁液多,甜酸适口,含可溶性固形物18.2%,去皮硬度12.5kg/cm2。一般可贮至翌年4月。3.4物候期在长治地区4月中、下旬初花,5月上旬盛花,10月中、下旬果实成熟,11月中旬落叶,果实生育期160d(天),营养生长期210d(天)。3.5适应性和抗逆性通过7a(年)的观察,该品种在长治地区表现抗逆性强,未发生越冬冻害和花期霜冻,幼树没有抽条现象。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在黄土高原地区均可栽培。4栽培技术要点1)密度、树形。该品种在当地适用于乔化。栽培,表现生长稳定,采用M。。做矮化中间砧均有“大小脚”现象。一般乔化树株行距以3m×4m为宜,每667m2(亩)栽55株。树形可采用自由纺锤形或改良纺锤形。授粉品种以珊夏、嘎拉、王林等品种为宜。2)整形修剪。在幼树期要注意开张枝条角度,对背上直立枝要及时修剪、扭梢,使其转化为中、短枝;盛果期树在修剪上宜轻剪、长放、适度疏枝,不宜短截,以促生中、短枝,确保结果枝的数量。另外要严格疏花疏果,合理控制负载量,防止结果后树势衰弱。3)肥水管理。幼树期667m2(亩)施有机肥3oookg和磷酸二氢钾10kg。结果后期除施农家肥外,应补施多元复合肥,注意培肥地力,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第一作者简介:杨承建(1953一),男,1976年长治农校毕业,副研究员,长治市中日友好农场场长。(收稿日期:2005一ll—12)7万方数据山西巢树sHANxIFRuITs2006(2)压力低等特点;微喷属于局部灌溉类型,具有地表下不产生积水和径流、不破坏土壤结构、土壤中的养分不易被淋溶流失等特点。一般来说,可溶性的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品都可以借助灌溉系统施用。1)技术路线。我场170hm2苹果主要采用泵注施肥法,即利用电动活塞泵将溶解好的肥液输入到输水管道,然后与灌溉用水同时输人到轮灌区。其微喷的技术路线是机井——泵房——施肥系统——过滤系统——量水装置——主管道——支管道——毛细管——喷头,一般每个轮灌区的面积约O.33~0.67hnl2。2)轮灌施肥方法。每个轮灌区注肥时间为4h(小时)。其基本做法是:首先根据轮灌区的面积计算出所需肥料数量,然后根据每桶水能溶解肥料的数量分批加入铁桶或塑料桶内,最后根据每桶营养液输出的时间确定注肥总时间,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