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机器人创新挑战赛主題与规则――全民健身1.机器人创新挑战赛简介()机器人创新挑战赛是一项青少年机器人比赛项目。要求参加比赛的代表队自行设计、制作机器人并进行程式设计。参赛的机器人可在特定的竞赛场地上,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比赛。在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设置机器人创新挑战赛的目的是通过信息技术及科学原理的融合运用,启发参赛者的科技运用及创意,并以机器人设计的竞赛活动,达到推动创新科学教育的目的,激发我国青少年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2.竞赛主題本届挑战赛的主题为“全民健身”。全民健身是指全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少,全体人民增强力量,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使人民身体强健。全民健身旨在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倡导全民做到每天参加一次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学会两种以上健身方法,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为纪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国务院批准从年起,将每年月日设置为“全民健身日”。伴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巨大变化。在一些大中城市,为健康而消费成为新时代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时尚。部分新兴体育项目,如攀岩、马术、蹦极、保龄球、滑板、女子拳击、沙弧球、跆拳道、高尔夫球等运动,尤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比赛场地与环境场地场地图(不含黑边)的尺寸为长宽。图为训练场地示意图。实际比赛场地可能略有不同。2/11参赛队可以把待命区内当前不动或机器人不用的物品放到待命区外,只要这个动作不具有任何策略性。如因其它原因而非机器人的动作使场地中的模型断裂、失效、移动或被启动,如果可能,裁判员应尽快将它恢复。起始区与终止区场地中有一块起始区(区域)和一块终止区(区域)。起始区是机器人准备、启动的地方,终止区是机器人最终停止的地方。起始区为:*。赛场环境机器人比赛场地环境为冷光源、低照度、无磁场干扰,但由于一般赛场环境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例如,场地图下面有纹路和不平整;场地图本身有皱褶;尺寸有误差;光照条件有变化等等。参赛队在设计机器人时应考虑各种应对措施。.机器人和器材本节提供设计和构建机器人的原则和使用器材的要求。参赛前,所有机器人必须通过检查。竞赛中号遥控机器人首先启动,号机器人启动后,通过无线手柄遥控的方式去启动号机器人,号机器人应让其自动运行完成规定任务,参赛队员不得再对号机器人进行干预。不允许使用智能循迹模块。每个参赛队只能使用两个机器人完成所有比赛项目。赛场上只能有两个控制器,不能再把其它控制器带到比赛区,即使该控制器只是用于配重或装饰或放在场外的盒子里。机器人最多可以使用个传感器,它们可以是触碰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颜色传感3/11器、超声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等器件的任意组合。导线和转接线可以随意使用。在准备区可以有备份替换的电气元件。不允许将电脑带入比赛区。不能在比赛区内给机器人下载程序,可以在准备区中进行。只允许在机器人的不外露位置使用辨别身份的标记。不允许使用油漆、胶带、胶水、油等。如果机器人违反本规则且无法纠正,则取消该队的参赛资格资格。机器人尺寸,长宽高均不得超过:。离开出发区之后,机器人的结构部分可以自由伸展。.任务说明机器人要完成的任务有种。每种任务相应的分值如表所示。表任务说明任务名称任务內容及得分条件任务位置分值起点出发号机器人在裁判发出“开始”指令之后,由号队员无线遥控从起始区出发到达接力区并启动号机器人。号机器人屏幕闪烁红色次(每次间隔不少于秒)后,自动沿轨迹线向后运行。注:号机器人驶离接力区即视为任务完成。驶离接力区的标准为机器人最后方的结构件完全离开接力区。分回到终点号机器人驶离接力区后,沿线行驶完成规定任务,并且行驶至终止区内,在号机器人也进入终止区的情况下,选手示意裁判比赛停止,即视为任务完成。注:机器人驶回终止区的条件为机器人控制器与终止区有接触。分接力赛跑号机器人驶离接力区后,沿线行驶到达接力赛终点,即视为任务完成。注:机器人到达接力赛终点的标准为机器人控制器接触到红色虚线区域。分投掷冰壶号遥控机器人在启动完号自动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