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龙岩市一级达标学校联盟高中毕业班联合考试5月质检生物试题(word解析版)1.将S型肺炎双球菌注入小鼠体内,会引起小鼠患败血症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以无丝分裂方式大量繁殖B.S型细菌利用小鼠细胞的核糖体合成细菌的蛋白质C.S型细菌会破坏小鼠的免疫系统导致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D.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有部分会转化成R型细菌解析:S型肺炎双球菌的“菌”字前带有“球”字,判断它是细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是二分裂,故A错;S型细菌为原核生物,有且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它利用自己的核糖体合成自已的蛋白质,故B错;是由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高等动物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S型细菌会破坏小鼠的免疫系统,从而使小鼠的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故C正确;S型细菌不能转化为R型细菌,但将R型活细菌与S型细菌的DNA混合注入小鼠体内,R型细菌可转化为S型细菌,故D错;故本题选C。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内“葡萄糖丙酮酸CO2”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①过程在活细胞中均可进行B.①②过程是合成ATP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C.②过程可产生ATP和[H],也可能不产生ATP和[H]D.②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中的碳和氧全部来自丙酮酸解析:①过程表示细胞呼吸(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所有活细胞均要进行细胞呼吸,故A正确;①②过程即可以表示无氧呼吸(酒精发酵)过程,也可以表示有氧呼吸过程,有氧呼吸才是合成ATP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故B错;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没有CO2,在人体细胞内②过程只能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一1①②酶定产生ATP和[H],故C错;在人体细胞内②过程是2C3H4O3+6H2O6CO2+20[H]+少量能量,二氧化碳中的碳来自丙酮酸,氧来自丙酮酸和水,故D错;故本题选A。3.肉毒素是肉毒杆菌产生的一种毒性极强的蛋白质,主要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处(如图1),阻止乙酰胆碱(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引起肌肉麻痹。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肉毒素作用的部位是肌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B.肉毒素经过加热后可能不会引起肌肉麻痹C.肉毒素进入人体内会使人体产生细胞免疫D.肉毒素会引起图中肌细胞持续兴奋而导致肌肉麻痹解析:从题目可知肉毒素作用是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其作用部位应为突触前膜,故A错;肉毒素是肉毒杆菌产生的一种毒性极强的蛋白质,蛋白质加热变性,使其失去生物活性,不能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也就不会引起肌肉麻痹,故B正确;肉毒素主要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处,肉毒素分布在体液中,应会使人体产生体液免疫,故C错;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递质,肉毒素作用是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使乙酰胆碱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就不会使肌细胞兴奋,故D错;故本题选B。4.利用下列实验方法不能实验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方法实验目的A.用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子分别标记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再将两种细胞融合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用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证明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够渗透失水C.纯合长翅果蝇在36℃的环境中培养后有些会变成残翅,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温度(25℃)下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探究性状与基因和环境的关系D.在某社区统计红绿色盲患者的数量调查红绿色盲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解析:A项为课本必修一P67页实验,该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2性,故A正确;B项为课本必修一P61~63页实验,该实验证明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够渗透失水,故B正确;纯合长翅果蝇在36℃的环境中培养后有些会变成残翅,说明环境对基因的表达有影响,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温度(25℃)下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说明基因可以控制生物性状的表达,故可以用来探究性状与基因和环境的关系,故C正确;调查红绿色盲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调查红绿色盲遗传病的发病率,才是在社会上随机统计红绿色盲患者的数量,故D错;故本题选D。5.福寿螺会啃食水稻造成减产。研究发现,中华鳖可捕食成年福寿螺。有人用中华鳖进行生物防治实验,福寿螺卵块的数量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调查福寿螺卵块密度一般采用样方法B.6月中旬~7月中旬放养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