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培训教程一、电器设备:汽车主要是由四大部分组成,即:底盘、发动机、车身、电器设备。以下是电器设备的组成结构图供电电源蓄电池、发电机起动系点火开关、起动继电器、起动机点火系(多见于汽油机上喇叭、灯具、报警用电设备仪表装置水温表、机油压力表、燃油电器设备表、转速表、里程表等辅助电器雨刮器、空调器、预热装置、音响、防盗装置等电子控制系统利用微电脑控制的电子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电喷等配电控制装置线束、接插件、继电器、电路开关、电器控制盒、熔断装置(保险等二、汽车电器设备的特点:汽车电器设备尽管形式多样、结构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概括为:1、两个电源:汽车上电能供给是由蓄电池和发电机两个直流电源共同来完成的,其供电电压一般为12V或24V。2、低压直流:3、并联单线:一般情况下,电器设备与电源之间都是用两根导线连接才能构成回路,而汽车上的电器设备与电源之间只有一根导线连接,另一条导线利用底盘或发动机上的金属体来代替。4、负极接地:汽车采用单线制后,电源或电器设备的一端必须与金属机体相连,这种连接方式称为“负极接地”。总之,用一句话概括为“负极搭铁单线制”。三、汽车线束:1、概论:线束主要是由导线、端子、接插件以及护套等组成,是车辆电器元件工作的桥梁和纽带,整车电器要达到正常、稳定工作,除了各电器元件的自身质量以外,与线束在车辆上的铺设情况也是密切相关的。2、汽车线束的分类及包扎方案:2.1汽车线束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底盘线束、空调线束、加热器线束、ABS线束、发电机线束、启动机线束、蓄电池的正、负极线、特殊配置状态下还有饮水机线、冰箱线、门泵线等。2.2线束包扎方案线束外包扎起到耐磨、阻燃、防腐蚀、防止干扰、降低噪声、美化外观的作用,一般根据工作环境和空间大小制定以下包扎设计方案。1、发动机线束工作环境恶劣,因此全用高阻燃性、防水、机械强度高的波纹管包扎。2、前舱线工作环境也相对较差,大部分枝干也用阻燃性好的波纹管包扎,部分分支用PVC管包扎。3、仪表线工作空间较小,环境相对较好,可用胶带全缠或花缠。4、门线和顶篷线工作空间较小,可用胶带全缠,部分枝干可用工业塑料布包扎;较细的顶篷线可直接用海绵胶带粘在车身上。5、底盘线因与车体接触部位较多,因此用波纹管包扎防止线束磨损。3、线束铺设的原则及规范要点:目前,根据现场所生产的车型种类、特征可以看出:前置发动机的线束多铺设在车架槽型梁内,根据用电设备的具体位置确定线束分布,后置发动机的一个总原则就是:右侧铺设加热器线、其他线束多铺设于左侧。实际上,线束居左居右的问题也可以通过以下的原则来确认:线束分一根整体线束,其上又分为若干分支,它们将连接到车辆的电源或其他用电设备,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大家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车辆在向左或向右转向行驶时,两侧都会有一个或多个呈琥珀色闪烁状的灯光信号,这就是转向灯。转向灯的线束代号为左侧5#,右侧4#,这样,在铺设线束前,5#线所在的线束就铺设于左侧,4#线所在的线束就铺设于右侧。以下是助记词便于记忆:“左五右四”或“左单右双”。线束对于车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所以线束铺设时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应的工艺规范。请认真学习以下内容:1、根据车型使用相应的底盘线束。2、核对流程卡配置,确定特殊配置。3、所有线束与任何金属件干涉处均需保护。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过车架上圆孔一般用槽型圈,过车架上、下翼面及半圆孔处用龙骨条。保护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车辆的震动,线束与车架或其他金属件磨擦造成线束胶皮破损,因搭铁产生故障或失火。4、除后置发动机系列外,线束一般都铺设在车架槽形梁内。5、线束接插件一定要对插牢靠,防止接插件松动或脱开,造成接触不良。6、线束不能与高温部件固定在一起,防止烫坏。如有难以布置的情况,需加以保护。一般采用隔热纸或隔热棉。7、线束不能与发动机或其他运动件接触,防止线束被卷入造成事故。8、线束由静止状态向发动机等运动件过渡时,需将线束保留约20mm左右的运动长度,防止发动机等运动件运动时将线束拉断。9、线束不能与制动管路、燃油管路捆扎在一起,防止线束短路产生火花造成气管路漏气和燃油管路漏油,造成制动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