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试题训练习近平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绸之路是张骞(约公元前164年―前114年)沿线国家和地区人口、经济规模等数据于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出使亚洲中、西部地区开辟的以洛阳和长安(今陕西西安)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感悟——针对训练1.“一带一路”是自东向西的东西经济交流共荣之路,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辟的自西向东的新航路()A.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B.使欧洲的农民深受其利C.推动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D.很快就使中国融入欧洲市场2.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合作构想作为携手发展、合作共赢,共同走出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新主张得到了上合及金砖成员国的积极响应,以推动相关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为宗旨的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也得到五大洲诸多国家的实质性支持和积极参与。这一举措()A.有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B.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C.改变了发展中国家经济隶属地位D.摆脱了全球经济危机痼疾3."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使得"丝绸之路经济带"受到极大关注。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A.长安B.洛阳C.成都D.福州4.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2015年2月1日在北京召开。张高丽表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对开创我国___新格局、促进地区及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A.全方位对外开放B.全天候对外开放C.深度对外开放D.全面对外开放5、阅读材料: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构想,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外交战略和中国国家战略。材料一汉代丝绸之路(上)与宋代丝绸之路(下)材料二航路开辟图(见教材新航路开辟示意图)材料三亚欧大陆桥(1)依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丝绸之路比汉朝有了哪些新发展?分析宋代海上丝路繁荣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从背景与影响两个角度分析新航路与中国丝路的不同。(8分)(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结合当今经济发展趋势,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的认识。(2分)【答案】(1)发展:①到达范围更广,中国商品远销东亚、南亚、西亚、东欧、北非;②贸易渠道增加,海上商运发展迅速;③唐宋以来,瓷器成为外销重要商品,故被称为"瓷路"。(3分)原因:①北方战乱,陆上丝路受阻;②政府重视,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重要来源之一;③经济重心南移;④瓷器成为主要的外贸商品,需要稳而运载量大的承载工具;⑤造船技术进步、指南针应用于航海;(4分,任意2点)(2)背景:新航路的基础是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丝绸之路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发展的结果;(4分)影响:①新航路促进西欧社会转型,由封建向近代过渡,丝路没有;②新航路促进西欧原始积累,给亚非拉带来灾难,丝路双方受益;③对于世界一体化来说,丝路交往有限,新航路打破隔绝状态,推动世界成为整体。(4分,任答2点)(3)认识:①古代丝绸之路具有丰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顺应了东西方商贸往来的需求,为欧亚文明的交流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②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背景下,迫切需要欧亚空间的深度整合与合作,迫切需要构建新的丝绸之路6、阅读材料:材料一: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南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材料二: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