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家庭电路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家庭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了解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家用电器接地的作用。2.了解火线、零线,试电笔的构造及使用。3.了解使用三线插头为什么安全及漏电保护器的原理。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研究问题的能力。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有了解家庭电路的愿望和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研究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教学难点:组织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出家庭电路中各部分的作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家庭电路示教板、保险丝、铜丝、灯泡、开关、双孔插座、三孔插座、试电笔、漏电保护器。学生准备:课前观察家庭和教室的实际电路;收集各种废旧开关、灯座、插座、保险盒、试电笔等。多媒体课件:视频;“试电笔”录像;投影片。设计思路本节课教学,是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理论与实际生活的结合点,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是本教学设计的主旨。根据教材的编写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生互动进行探究和归纳——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程序。开始以具体事例引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从产生兴趣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接着师生互动进行探究和归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设计几个环节:以教师演示和学生观察实物为主,采用由整体到局部的方式展开。让学生逐一了解家庭电路组成及主要设备的作用,弄懂研究的主要问题。学生看录像来了解试电笔的结构及正确使用方法。请一位学生动手实践,达到知识学以致用,并克服对电的畏惧心理的目的,符合生活实际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电灯与开关的接法,提问:为什么要这样连接?电灯和开关的位置能否互换?学生讨论交流,为安全用电知识做了必要的知识准备。用实物、投影片子以具体说明三孔插座、三脚插头,让学生明白哪两个插脚(插孔)是为设备供电的,哪个是接地的。强调在实际生活中,插头上的接地脚剪掉或制作活动插座,板上的插孔虽然有三个,但是中间的一个空着不接地,这些都是不安全的,来培养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介绍漏电保护器对人身起保护作用,让学生课后观察,猜测上面标出的参数的意义,培养学生求知、好学的习惯。最后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言:电给我们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使用不当也会带来麻烦。观看视频:“2003年11月24日凌晨,莫斯科留学生公寓发生大火,造成重大损失,俄方称是电器使用不慎意外失火,如何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我们首先要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并自觉的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的常识。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家庭电路”。说明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具体事例引课比泛泛而谈的语言引课更具有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⑵以真实的事例教育学生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导出课题。二、师生互动进行探究和归纳1.家庭电路的组成教师提问:现在大家注意观察黑板上关于家庭电路的示教板,示教板上全部是实物连接,讨论说出最想了解和掌握家庭电路的什么知识?(教师把可能的问题一一列举出来)学生:⑴家庭电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⑵保险丝的作用是什么?保险丝与总开关哪一个更接近室外线路?为什么?⑶插座在家里也见过,常用的有几种?⑷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还是串联的?这样连接有什么好处?⑸开关与电灯是怎样连接的?⑹在家庭中,要安全用电,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教师:同学们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说明我们对家庭电路有浓厚学习的兴趣。本节课我们选取其中的几个作为研究的主题,其他问题将在后面的学习中得以解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整体到局部的方式展开,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并总结规律。组织学生活动:先整体观察家庭电路的示教板,对组成情况有个总体认识。同时阅读课本关于家庭电路的组成一段,找出组成家庭电路的主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