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VIP免费

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_第1页
1/4
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_第2页
2/4
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_第3页
3/4
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贾建军,王鲁宁,汤洪川(解放军总医院南楼神经内科,北京100853)摘要: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的命名历史、主要发病机制及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脑血管损害、脑白质疏松以及Alzheimer病(AD)样的组织学改变可能是VD发生的机制,这些因素在VD的发病过程中又有着必然的联系。关键词:痴呆,血管性;Alzheimer病;白质疏松症中图分类号:R7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26(2000)02-0139-04PathogenesisofvasculardementiaJIAJian2jun,WANGLu2ning,TANGHong2chuan(ChinesePLAGeneralHospital,Beijing100853,China)Abstract:Thenominatehistory,mainpathogenesisandprimarypathologicalchangesofvasculardementia(VD)arereviewedinthisarticle,Itisconcludedthatthedamageofbrainvessels,LeukoaraiosisandtheAlzheimer2likehistlogicalchangesinthebrainmaybetheunderlyingpathogenesisofVDandtheyhaveinter2relationinthecourseofoccurrenceofVD.Keywords:dementia,vascular;Alzheimerdisease;leukoaraiosis收稿日期:1999-11-15作者简介:贾建军,男,1966年9月生,硕士,主治医师,从事神经内科专业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的认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就其命名而言,在欧美等地方过去一直沿用缺血性痴呆(ischemicdementia)这个名称,直到1970年,Tomlison从部分痴呆病人脑组织病理学研究中发现了脑软化灶或梗死区,才将其定名为动脉硬化性痴呆。1974年,Hachinski等〔1〕经组织病理研究证实,多发性双侧半球缺血性梗死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的直接原因,又提出“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muti2infarct2dementia,MID)的诊断,并作为一个特殊的疾病实体应用于临床。但是作为VD的原因不仅仅是多发性脑梗死,大块的或重要部位的单一小梗死灶也可导致痴呆的发生。另外,出血性、低血流灌注及低氧耗脑损害也是VD发生的原因。因此,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也不能概括血管病变引起智能减退的全部因素。后又有人提出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命名,但这只是从病因学上确认认知功能损害是来源于脑血管病的一种探索,未被普遍认可。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ICD210精神及行动障碍分类》中统一了血管性痴呆的命名,目前,这一病名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人们接受。由于VD是目前老年期痴呆中可预防和有希望治疗的痴呆之一,故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痴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VD上来。既往的研究已明确了VD发病的部分理论根据,但尚无一种理论能圆满地解释其真正的发病机制。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基因技术及组织病理学的发展,使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除血管损害的因素外,合并脑白质疏松以及脑萎缩时Alzheimer病(AD)样的组织学改变可能是VD发生的病理基础。1脑血管损害研究结果证实,一半以上的VD是由于脑血管损害的结果〔2〕,在以下几种常见情况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导致VD的发生。1.1多发性脑梗死(MID)皮层或皮层下,更多见的是两者同时发生的多发性脑梗死可导致智能减退,最终发展为痴呆。毫无疑问,智能减退甚至痴呆发生在足够的脑组织损害以后。Tomlison等经尸检研究发现,脑梗死灶的体积与痴呆的发生有着密切·931·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0年4月第2卷第2期ChinJGeriatrCardiovascCerebrovascDisApr2000Vol2No2的关系,估计70%以上的VD患者脑组织损害的体积在50ml以上(60~80ml),而损伤体积达到100ml或100ml以上者,绝大多数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发展为痴呆〔3〕。这是由于脑多发性梗死时脑动脉狭窄或闭塞,致使脑组织灌注量减少,神经细胞兴奋性降低,导致脑代谢率下降而引起思维过程缓慢,认知功能下降。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发生在优势半球的多发性脑梗死灶较之对侧更容易导致智能减退甚至痴呆的发生。王新德等〔4〕报道了15例VD患者,其梗死灶均发生在优势半球。1.2分水岭区梗死(water2shedinfarct)血压急剧下降,脑血流灌注骤降可导致脑内2个主要动脉支配的边缘地带发生单侧或双侧半球大片梗死,称分水岭区梗死,多见于严重的颈内动脉闭塞或狭窄,也可见于持续性低血压或休克。Samson等对12例患严重颈内动脉闭塞而颈内外侧支循环建立的患者行血管造影证实单侧颈内动脉闭塞,不但病侧半球局部血流量明显降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