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动能势能机械能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能;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什么是机械能和能的单位。2、明确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弹性势能的大小由什么因素决定;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展示图片,提出:⑴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为什么要限速?⑵骑自行车从高处滑下时即使不蹬车,车的速度为什么越来越快?2.例举实例:⑴运动着的锤子能将钉子打入木板中;⑵运动着的飞机能将世贸大厦撞坍塌;⑶橡皮筋做的弹弓可以把纸做的子弹射的很远;⑷拦河坝上的水可以推动水轮机发电等。3.分析它们的共性,得出能量的概念:一个物体如果能够对另一个物体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强调是“能够”,而不是“正在”或“已经”)二、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找出实例⑴⑵的共同特点,得出动能的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2.进一步提出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三、演示实验,得出结论。1.安装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先用同一小车从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再在小车上放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让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根据学生的看法,删除不必要的因素,将其它因素进行优化组合,归结到速度与质量两个问题。2.总结实验结论:运动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四、回顾物体的势能分为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也能够对另一个物体做功因此也具有能量这种能叫做弹性势能,八年级第八章45页;别举高的物体也具有能量,这种能叫做重力势能;八年级第八章47页)五、探究决定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1.由上好发条的玩具汽车松手后能自动前进,说明弹性势能也能做功。2.演示实验:套有橡皮筋的卡片在压平后松手能自动跳起来。不将卡片放平,观察放手后的情况又怎样3.结论: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弹性势能。在一定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形变物体的弹性势能就越大。3.结论: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能就越大。七、势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总称。动能和势能总称为机械能。八、典型例题:例1:“跳远”是一项常见的体育运动,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这样做()A.增大了跳远运动员的惯性B.减小了跳远运动员的惯性C.增大了跳远运动员的动能D.减小了跳远运动员的动能例2:下列物体:A.挂在屋顶上的电灯;B.被拉开的弹簧;C.空中飞行的小鸟;D.在溜冰场滑行的运动员;E.从斜坡上滚下的石头;F.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中只具有动能的是,只具有势能的是,既有动能又有势能的是.(只填写序号)例3:下列关于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静止的物体没有能B.挂在树枝上的苹果,没有做功,所以没有能C.有能的物体不一定在做功D.一个物体没有做功,这个物体就没有能例4:在水平街道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一边行驶一边向道路上洒水.下列关于其动能变化的法中正确的是()不同材料的物体,弹性势能还与该材料的弹性大小有关。4.请学生举出一些应用弹性势能做功的实例。见书33页图12—8及八年级第八章45页4个图。六、探究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1.演示实验:将木块举高,让其自由落下,将小桌打入沙中。2.提出问题:⑴这种做功的本领是由什么产生的?⑵通过观察什么可以知道其做功本领的大小?⑶想一想,要想将小桌打得深一些,可以采取哪些方法?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不变D.无法确定例5: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如课本图12-5、12-6所示实验,让小车从斜面滑下,打到一个木块上,推动木块做功.(1)让同一小车从不同高度沿斜面自由滑下,看哪次木块被推得远.这是控制了,改变了,目的是为了探究动能与的关系.(2)改变小车的质量,让它们从同一高度沿斜面自由滑下,看哪次把木块推得远.这是控制了,改变了,目的是为了探究动能与的关系.(3)通过该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九、课堂总结:第二课时内能热量教学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通过类比的方法,直到任何一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