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八戒形象谈片沈新林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刻画得最成功的艺术形象除了孙悟空之外,就要数猪八戒了。这是一个不太讨人喜欢的形象。他猪头人身,缺点不少,好吃、懒惰、好色、蠢笨,不一而足。但仔细品味,他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艺术典型。他是唐僧取经队伍的主要成员。从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起,便阪依佛门,拜唐僧为师,赴西天取经,到一百回“五圣成真”,他鞍前马后,没有离开取经队伍。尽管他顽心难改,色情未泯,经常打退堂鼓,但还是坚持走完了取经征途的最后一步,终于修成正果。他不仅“挑担有功”,而且他的九齿把也经常横扫恶魔。黄风岭除虎怪便是他出山第一功。后来“大战流沙河”、“义激猴王”、“助力败魔王”、“荡怪闹龙宫”、“计闹豹头山”、“大战青龙山”等,都记录了猪八戒的功迹。有人说“没有猪八戒,取经大业就不能实现,总之,少了猪八戒,《西游记》就不能成其为西游记》。”杨俊《猪八戒形象的喜剧性》,见《明清小说研究》第辑这话是有道理的。当然,取经事业能取得胜利,孙悟空功劳最大,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过单靠孙悟空一个人也是不能成功的。如果要给取经队伍成员记功的话,猪八戒应授二等功。小说中浓墨重彩的描写使孙悟空的形象光彩照人,成为神魔小说中首屈一指的典型。这是与猪八戒的衬托作用分不开的。“红花虽©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好,还需绿叶扶持”,从作者的主观命意来看,猪八戒的一个重要作用便是作为孙悟空的陪衬。猪的蠢笨、懒惰反衬出猴的聪敏、勤劳。小说中大多数场合,猪八戒总是作为孙悟空的参照物出现的。反之,孙悟空也是作为猪八戒的参照物存在的。两者相互比照,相得益彰。两个形象都熠熠生辉。“三打白骨精”是小说中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也是刻画人物最为淋漓酣畅的笔墨,两个形象在这一片断中对比最为鲜明。第一次悟空把妖精的假尸首打死在地,唐僧见罐子里的香米饭原来是“拖尾巴的长蛆”、“青蛙、癫虾蟆满地乱跳”,“才有三分儿信了”,此时猪八戒气忿不过,趁机进谗言,说妖精是“此间农妇”,是悟空“故意的使个障眼法儿,变作这等样东西”,于是三藏念咒,行者头疼。第二次,悟空打了伪装成老妇的妖精,唐僧又念紧箍儿咒,驱赶悟空,八戒又进谗言“他要和你分行李哩”无意中流露出他自己想散伙,回高老庄招亲的内心世界。第三次,悟空又打死伪装成老公公的白骨精,地上一堆骼镂。八戒又从旁唆嘴说“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活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耳目哩”结果唐僧念咒,坚决辞退了孙悟空。可以说孙悟空被逐,猪八戒起了决定性作用,也暴露出他的蠢笨麻木、怠惰、善妒、血口喷人的劣根性。相比之下,孙悟空的明察秋毫、爱憎分明、除恶务尽的斗争精神表现得更为鲜明突出。猪八戒是一个丰富复杂的艺术典型。他集懒惰与勤劳、蠢笨与精明等矛盾的性格于一身,表现出多侧面的性格特征,是古典小说人物画廊中一个别开生面的成功的人物形象。他的懒惰是出了名的,一有空隙倒头便睡,但他在第十八回曾对变化成高太公女儿的孙悟空说“我也曾替你家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耕田耙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说明他也有勤劳、能干的一面,只是由好色的本性驱使而然罢了。孙悟空对老高说“这几年挣了许多家资,皆是他之力量”,“替你把家做活,又未曾害了你家女儿”,可见猪八戒所言不虚。第二十五回写道,“那呆子有些夯力,走了去,一嘴一©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颗,就拱了四颗,一抱抱来”,便是一例。小说中称八戒为“呆子”,他自称“自小生来心性拙”。他确实愚蠢笨拙,常被妖怪骗过。但他也有精细的一面。“猪八戒义激猴王”是精彩之笔。孙悟空因三打白骨精,加之八戒从旁挑唆,最后为唐僧所逐,回到花果山。唐僧在宝象国被妖精捉住,危在旦夕。白龙马叫八戒去请悟空救师父。八戒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于是他编了一套谎话来激悟空,说妖怪骂悟空“他若来,我剥了他皮,抽了他筋,啃了他骨,吃了他心饶他猴子瘦,我也把他剁鲜着油烹”这一激果然气得悟空抓耳挠腮,暴跳如雷,立即上路去捉黄袍怪。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