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学2009年5月第38卷第10期参考文献:E73Eli许良.中医睡眠医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EJ3.中医文献杂志,2005,2:55.E23陈金鹏.失眠症的中医治疗现状[J].社区医学杂志,2007。5(10):61.[3]谷昌龙.失眠药物临床应用进展EJ].社区医药。2006,21(8):9.[4]陆爱益,潘羽飚,曹永康.舒眠胶囊治疗失眠症对照观察EJ3.海南医学,2008,19(5):70.[5]王尚红,项春兰,何岩.甜梦口服液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EJ].中国民康医学,2008,1(1):29.E63赵忠新,窦林平.百乐眠与扎来普隆胶囊合用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6,12(12):2072.·综述·1179焦少辉.疏肝宁口服液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观察[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5(3):48.E83汪兵.中医对失眠的认识与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02,18(14):18.E93刘月芝.清上补下法治疗失眠症100例[J].中国针灸,2006,26(5):342.E103成为品.浅谈按摩治疗失眠的补泻手法应用EJ3.按摩与导引,2001,17(3):21.E113徐宓宓.艾灸治疗失眠79例EJ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17(10):37.E123黄剑萍,朱秀平.中药浸泡配合足部按摩治疗失眠42例临床观察EJ].中国医师杂志,2006,增刊:309.抑郁性失眠的药物治疗进展张园综述,蒋晓江审校(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三科,重庆400042)(收稿日期:2009∞3-05)关键词:抑郁症;药物治疗中图分类号:R9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48(2009)10-1179-02抑郁性失眠是伴发于抑郁症的躯体症状,主要特点为REM睡眠潜伏期缩短、早醒、深睡眠,及REM睡眠量减少、醒后难以再次入睡,每晚睡眠时间明显减少,失眠的严重程度通常与抑郁症严重程度有直接关系.因此治疗此种失眠不能单纯使用安眠药或行为治疗,更重要的是同时治疗抑郁症。本文通过比较几种抗抑郁药,探讨抑郁性失眠的药物治疗。1药物治疗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是一种选择性抑制体内单胺氧化酶活性的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降解,相对提高中枢单胺类递质水平,从而产生抗抑郁作用。此类药物是较早应用于临床的一类抗抑郁药,主要有异丙肼、苯乙肼等药,但因不良反应较多,且疗效不如后来出现的三环类抗抑郁药,故目前I临床少于选用。近几年研制出新型选择性单胺氧化酶A抑制剂,代表药物为吗氯贝胺.其药理作用是选择性抑制MAOA,且抑制是可逆性的,没有胆碱能受体阻滞作用,保留了抗抑郁作用,摒弃了传统MAoI的不良反应和TCA的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其抗抑郁作用起效快,不良反应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剂‘“。三环类抗抑郁药(TCA):属于第1代单胺再摄取抑制剂,不仅可以抑制5一HT和NE突触前膜再摄取,而且具有抗胆碱作用,适用于各类型的抑郁症,且疗效优于MAOI。代表药物有丙眯嗪、阿米替林、多虑平、氯丙咪嗪等,目前仍广泛应用于临床。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来自抗胆碱作用,如口干、便秘、尿潴留、视力模糊、眼压升高,最严重的是心脏毒性。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NARIs);该类药物为第2代抗抑郁药,通过抑制神经元突触前膜NE再摄取,增强中枢神经系统NE功能,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2],代表药物有米安舍林、麦普替林、瑞波西汀。NRI对NE再摄取泵的抑制作用既直接与抗抑郁作用有关,同时也与其不良反应密不可分。从蓝斑投射至额叶皮层的NE能神经元的作用与其治疗作用有关,突触后岛受体为调节抗抑郁作用的关键受体。NRl在认知方面的改善作用可能与由蓝斑投射额叶皮层其他区域的NE能神经元调节有关,可能通过az受体作用,而NRI对情感淡漠、疲乏、精神运动迟滞的改善作用可能与蓝斑至边缘系统的通路调节有关。NRI所致不良反应可能与NE受体4种亚型有关[5],包括突触后a1、突触前a:、突触后a。及突触后口。受体,也与其他的NE受体有关(例如心脏、胃肠道、膀胱等),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口干、失眠、出汗、便秘等。其对去甲肾上腺紊a-或az受体氇l织胺H,受体、多巴胺D2受体、毒菌碱受体的亲和力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2]。Versiani等[6]的研究证实,其代表药物瑞波西汀对抑郁症的长期治疗有效,复发率低,耐受性也较好。选择性5一HT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