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创新演练大冲关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五届中国水周,水利部“”“”“确定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据此回答1~2题。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A.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B.地下水、河流水、冰川C.雨水、河流水、湖泊水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2.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A.多年平均降水量B.多年平均蒸发量C.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解析:第1题,目前受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较易利用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储量只占全球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七。第2题,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答案:1.D2.D许多地方出现淡水资源紧缺问题,全球环境基金组织决定抽调部分资金用于帮助严重缺水且缺乏资金的国家解决水资源问题。据此回答3~4题。3.下面四组国家中,需要全球环境基金组织帮助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是()A.蒙古、朝鲜、沙特阿拉伯B.苏丹、伊朗、阿富汗C.中国、印度、埃及D.伊拉克、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4.造成许多国家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是()①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及空间分布不均匀②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③环境污染使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减少④水资源的浪费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第3题,需要全球环境基金组织帮助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国家地处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第4“”题,造成目前某些国家闹水荒的原因不仅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答案:3.B4.D下面两幅图表现了雨水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左图利用雨棚收集雨水,右图将雨水直接引入地下。读图,完成5~6题。5.左图表现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主要是()A.减缓城市涝灾B.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C.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D.完善城市的水生态环境6.右图显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A.下渗B.径流C.蒸发D.蒸腾解析:第5题,采用雨棚收集雨水,主要是实现雨水的资源化。第6题,把雨水引入地下,有利于增加雨水的下渗。答案:5.C6.A7.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为40%。结合下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各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均高于世界平均值B.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最高C.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D.图示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都未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解析:仅仅凭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无法判断图示各地区水资源的可利用量;海河流域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最高;图示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均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答案:C用普通水龙头,捧水方式洗脸,半分多钟,洗脸用水量为6千克左右,而用节水水龙头,同样方式、时间,平均用水量仅为1千克。据此回答8~9题。[8.材料中体现了水资源合理利用方式中的()A.开源B.节流C.净化D.淡化9.下列生活方式中同上面类似的是()A.用淘米的水来洗菜B.用淡化后的海水来做饭C.采用大的沐浴喷头D.利用未经净化的工业废水来洗衣服解析:本题组利用生活中的新型生活用具,考查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和方式。节水水龙头将洗脸的用水量减少,起到了节水的目的,生活中也有类似的做法,如用淘米的水来洗菜,用节水马桶等。答案:8.B9.A“”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完成10~12题。月份123456月平均气温(℃)-7.3-2.55.311.716.720.5月平均降水量(mm)0.50.6]2.56.013.011.0月份789101112月平均气温(℃)22.421.015.99.41.6-5.7月平均降水量(mm)19.828.517.09.01.60.510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A.空间分布不均B.季节分配不均C.蒸发微弱D.气候干旱11.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A.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B.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C.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12.该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若采取大水漫灌,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