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母亲河,成长在路上”课外实践活动课课程名称黄河缘.知识篇活动系列文化之旅参加对象济水一中2015级17班18班活动地点坝上观景台活动目标1.通过黄河知识竞答,认识母亲河——黄河,感受黄河文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2.关注母亲河,增强环保意识。3.通过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增强学生自信心.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分工合作。活动形式1.小组竞赛形式。以必答题抢答题来积分。2.文艺节目事先排练,穿插在知识竞答的各个环节。活动筹备1.一二组收集黄河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关系。2.三四组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及流经省份。.3.五六组积累与黄河有关的俗语、谚语、成语。4.七八组收集与黄河有关的诗词、歌曲、民谣。5.九十组收集组黄河的现状。6.每组准备一个与黄河有关的歌曲和诗词,并进行表演。光未然的《黄河颂》7.全班利用音乐课学唱黄河大合唱A4纸上抄一页知识。二、资料展示(10月26日——30日)1.根据分工每人出一份手抄报贴在教室后面。2.每组精挑20个知识点,以题目的形式展示。并附上答案,贴在教室后面。三、资料汇编和节目筹备(11月1日——11月10日)1.由两个主持人汇编一百道题。宣传委员统计各小组节目,并大致了解节目内容。四、选手推荐(11朋11日——11月12日)每组出两名代表全组能力的同学参赛。其余为观众。五、答题规则(11朋11日——11月12日)1.每组必答题3个,回答错误每一次就离去一人。回答正确加10分。2.抢答题每组对一个加20分,错一个扣20分。3.积分最高前三小组各人奖励笔记本。六、工具准备.(10月26日——30日)1.各个小组自制条幅,海报内容为本组口号.2..每个小组手绘一副以黄河为主题的海报.3.拉杆音响、话筒、优盘.4.小黑板一块,粉笔、黑板檫5.节目准备6.奖品和记分纸。过程设计一、激情开场白一把黄土塑造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可以说,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黄河的。这条奔流不息的河流。用宏观世界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我们在黄河岸边,来捡拾那些积淀着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珍宝,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二、精彩节目烘托现场气氛全班齐唱《黄河大合唱》三、宣布竞赛规则游戏规则:1718共分成20组,进行四轮比赛。第一轮为必答,20个组每组一道题回答对即可以晋级下一关,第一轮胜者开始第二轮,第二轮为抢答,最终淘汰两个组,第三轮为必答,淘汰两组,第四轮为抢答,最终留下四个组,这四个组将可以得到奖品四、第一轮开始五、第一轮结束,欣赏节目后进入第二轮比拼配乐诗朗诵《黄河颂》六、第二轮结束,欣赏节目后进入第三轮比拼独唱《信天游》架子鼓《棉花眼睛》七、第三轮结束,欣赏节目后进入第四轮比拼笛子合奏《凤阳花鼓》舞蹈《净土》八、比赛结束,欣赏节目后颁发奖品九、老师总结今天我们面对黄河唱出了它的赞歌,在小浪底水利工程的大坝上了解了黄河文明,培养了小组合作能力,锻炼了自信心。我相信通过今天的实践活动,无论你今后走到世界何处,你都能骄傲的说我是河南济源人,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中国人!我会堂堂正正的做一个炎黄子孙!活动反思收获:1.通过激烈竞赛孩子们真正普及了黄河知识,增强了集体凝聚力,达到了学有所获的目的;2.走出校门,孩子们很兴奋,歌声、笑声不断,达到了乐在其中的目的;3.通过才艺展示,调节了气氛,增强了表演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4.现场比赛出现突发事件,第一轮结束后,只有一个代表被刷下,于是及时采用预案,进行了第二次竞赛,即复活赛.不足之处:竞赛题目和学生准备的部分过度一致,部分高度不一致。导致后轮题目全都不会,预案不全面,主持人没能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