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三角形全等”知识教学为例江苏省如东县丰利中学陈金凤226408内容摘要:研究并大体确定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是利用最近发展区教学理论实施教学的重要步骤,也是考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事实证明,基于“最近发展区”思想下的教学思路对于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是有益的,是可以指导我们的数学教学进一步走向有效的。关键词:初中数学,最近发展区,教学策略“最近发展区”是由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他认为学习者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学习者现有的水平,即在没有任何外界辅助的条件下学生独立完成问题解决时所具有的水平;一是学习者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在通过学习之后能够获得的问题解决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被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多年来这一理论曾经得到中国教育的诸多关注,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课改理论与名词逐渐将这些学习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淹没,使得我们现在的教学更多的成为一种理念的产物,而不是学习理论的结果。而这一点是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正如国内某著名的学习心理学家所说,“课程改革的推进不结合学习心理学,是不对的。”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这里就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例,谈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思考。一、怎样确定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是不是存在这样的一个最近发展区?尽管从理论上来说这并不应该是个问题,但对于一线的数学教师来说,这一问题的答案往往不在于理论推导的结果,而在于具体数学实例的分析。鉴于此,笔者梳理了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寻找到了能够说明这一问题的例子。以“证明三角形全等”为例,在学生获得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什么样的水平呢?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一是大的数学知识方面。很显然,这一知识点属于数学研究范畴中的“形”的范围,此前学生在形的学习中积累的知识都是这一知识的基础,这一基础有可能为我们所忽视,可其事实上却是学生已经能够熟练运用的缄默知识,比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全等的概念等。在后面的三角形全等证明的过程中(乃至于再后来的相似三角形的学习中),学生能够立即反应出的三个角关系,就是最近发展区中现有水平的一种体现;学生在以前的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积累出的逻辑推理等能力,也是最近发展区中学生现有水平的一种体现这一方面的内容大家相对比较熟悉,不多说。二是与三角形全等相关的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水平。面对学生在学习三角形全等时的可能水平(下详述),学生已经有了哪些能力水平呢?一般来说,经过前面的知识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这样的一些能力:经验、知识、方法方面,学生具有理解三角形所需要的“完全重合”等经验,这为理解全等概念打下了基础。学生具有了用符号表示数学关系的基础,这为即时理解≌等符号埋下伏笔。学生具有了在角平分线、垂线等知识基础上,进行角、边关系推理的能力,这为证明三角形全等所需要的核心推理能力提供了坚强的保证;技能方面,学生具有了作三角形、剪三角形等技能,这为课堂上的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三是学生的学习心智。这是我们在教学研究中容易忽视,但在学生的学习中又特别重要的。在笔者看来也是最近发展区的重要内容之一,三角形全等知识的学习如果能够在积极的学习状态(包括学习的动机、推理的严密程度等)中,那样会完成得更好。经过我们的分析,我们认为在三角形全等知识的学习中,学生运用到的心智有这样的几个方面:一是学习动机的激发方面,要让学生对三角形全等产生浓烈的兴趣是容易的,但要让学生去想办法证明三角形全等相对而言困难就大了一些,这也符合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他们更乐于进行现象的判断而不善于理性的推理与分析。我们采取的策略是让学生去感受逻辑推理的力量与乐趣,而这也是符合中学生学习特点的;二是学生的逻辑推理(其间也运用到数学思想方法),三角形全等是一个严密的推理过程,寻找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且用之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契机;三是学习品质的提高,在三角形全等知识的学习中,我们能够发现许多机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