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所有即将面临高考的学子们十七八岁的年纪,锦瑟年华,朝气勃发的大好时日,青春便是你们最耀眼的资本的同时,也宛如玻璃般易碎,流水般易逝,那么一段经不起肆意挥霍的岁月。自古就有“英雄出少年”的豪情壮志之语,也有张爱玲“出名要及早啊”轻快诙谐的话,大有“人生得意需尽欢”的无限感喟抑或是“诗酒趁年华”的感叹。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中国老太耗尽一生终于攒够了买房的钱,可昔人悄白首,新妇作老妻,物转星移,人已非昨,无人相伴终老,唯有孤独辞世;美国老太早年贷款买了房,住了一辈子的大房子,家庭和美,膝下儿女成双,暮年还清贷款,在家人的陪伴下安然走完了人生旅程。两个国度,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念。并不是赞同大家效法那位有超前消费观的美国老太,而只是不禁想发问,同时也是在扪心自问:究其一生,我们所追求的、珍视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它们又在哪儿?人应当怎么活法才能真正做到此生无憾?有人道:看透世间一切反而徒增痛苦,活得糊涂点儿倒也能卸掉负担,过得自在逍遥。但像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大家,进入了思索人生的敏感期,对身边人事多了几分留意,逐渐形成了较为熟练的三观。仿佛有浑然天成的无形外力推动着我们不停地动脑,碰撞出一个又一个思想的火花这种奇异又难耐的感觉在我心底始终挥之不去,就像是平行宇宙中的另一个自我,与不同时空的本我在一瞬间重叠,明明是一个人,却拥有两个人的思想,那么脆弱不堪的躯壳,却承载着一个持重又轻浮、冷漠又多情、隐忍又放浪的充满了矛盾的灵魂,一般是英姿飒沓的少年人杰,一半是沧桑落尽的白发老者;一半是剑胆琴心的剑客,一半是清逸恬淡的隐士;一边举杯邀月,不羁狂态毕显;一边垂首落泪,呜咽到无以自恃。烈日当空,蝉声唧唧,周围始终弥漫着挥散不去的燥热。教室里坐满了埋头用功的学生,静默的空气中唯有沙沙的翻书声和轻微的写字声响起。黑板上挂着倒计时的牌子,上面尽是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而我也曾是其中的一员。太多的抱怨高三既苦又累,但同时,我们却都是念旧的孩子,那里有老师一个深感欣慰的眼神和悉心解答问题时的谆谆教诲,有同学一个鼓励的微笑和聚在一起的欢声笑语,细数这样的日子,又怎么会觉得辛苦疲惫?这难分难舍、难忘难抛的高中时光呵,就这样随风而逝化为永恒的追忆,一去不复返了!在走进考场的一瞬,我的心宛若湖水般平静无波。有什么还似当初,又有什么大不相同了。前一秒大家还坐在同一个教室里,下一秒就要各奔东西了。我称不上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直到高考的前几个月我才真正有了危机意识尽自己所能放手一搏,结果我的成绩在三次模考中提升了整整八十多分,这对我而言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我努力了,我无悔。而后,我收到了来自青农大的录取通知书。我捧着那份厚重的信函,我知道,一切才刚刚开始。无论你是高三党,还是刚上高中,那么,你们都是幸福的。因为,等到你们真正进入大学,以同样的姿态缅怀过去的光阴时,才蓦然清醒,高中只有一次,仅此一次,想要重返高中时代已经不可能了!所以,请珍惜眼前的每分每秒吧,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就像我高中深爱的挚友突然离我而去,我们之间已是天涯两隔,再难相见。以怎样的心态面对世界,世界便用怎样的方式回报你。如若无法改变,那便去适应吧!谁说北大学子毕业后卖猪肉一定是大材小用,他不也是卖出了名堂,开了多少家猪肉连锁店吗?取消高考的呼声一年更比一年高,但提及落实便只成一纸空谈。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而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手段的高考已经算是相对公平了。高考颇有点古代科举的意味,并且大有其演化出来的架构。先避开不谈其中的内幕运作,单单它在择优这方面可以说是差强人意了。我无法想象没有高考的中国会乱成什么样子!无论是特权阶层,还是一般平民,终究还是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个个小单位组成的。可怜父母削尖了脑袋也要让子女挤进这扇大学之门,一旦踏进去便如同入了保险箱暂无后顾之忧,哪个父母不期盼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中龙凤?常言:“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而那一叠叠百元大钞塞进了对方的腰包,一张录取通知书就稳稳当当拿到了手当真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