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第二课时二、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内容标准三4.5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了解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法律,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依法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自身做起,为依法保护环境尽到自己应有的责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二)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认识身边的环境问题,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知识: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懂得环保行动中自己的责任。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第二课时,前一课时主要是侧重于从道德层面上了解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主要讲述了人与自然相处的道德规范。本课时则是从法律层面上讲述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的立法状况、环保原则和措施,以增强学生依法保护环境的意识,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为依法保护环境尽到自己应有的责任。本课的两个课时的内容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也是本单元知行统一教育目标的落脚点。“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不能仅成为空洞的说教,也不能随欲而为,关爱、保护大自然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循矩而动,自觉践行。就本课时而言,前后两个层次间存在着递进升华的内在联系。第一层次“我国已形成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旨在通过让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的环境立法状况,感悟法律规范在环保中的指导作用,从而为今后自己环保行动的落实做到有法可依,循规而行。第二层次“我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做贡献”是第一个层次的递进和升华,是行为要求,主要是帮助学生增强依法保护环境的意识,引导学生自1觉把环保意识落实为环保行动。教学方法:讲授法(辅助工具:多媒体)教学活动(一)视频导入,《狮子王》和生态灾难不能重演的视觉对比多媒体课件展示:视频《狮子王》和生态灾难不能重演的视觉对比。昔日的美好家园被地球上林立的烟囱,被砍伐的森林,无家可归的鸟儿,工厂排放的污水废气,汽车尾气和噪音所替代,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激起其环保意识。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处境艰难的地球在学生的心灵受到猛烈冲击后,教师设问:地球为什么会处境艰难?面对如此现状,你有何感想?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发言后,教师多媒体展示课题: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明确学习目标。接着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总结:由于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不合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使环境严重恶化,影响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因此世界各国制订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2在宪法中对环境保护做了明确的规定,我国也进行了积极的参与。下面请同学们结合下列思考题,默读课本48—52页内容,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1、默读课本48—49页内容,说出我国已经形成了以()为基础,以()为主体的环保法律体系及环境保护法的重要地位。2、结合49页小字部分,找到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3、根据课本50—52页内容,归纳出青少年怎样为保护环境做贡献?教师归纳提升:环保,世界在行动,中国在行动。我国政府立足本国实际,已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保法律体系,为环境保护提供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依据,走上了依法保护环境的道路。(二)生生互动,感悟交流:我国完备的法律体系教师设问: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你了解多少呢?请同学们讲解我国环保法律体系的构成。展示1:我国广义的环保法律体系展示2:案例分析•2003年11月23日,刘世元、张其二人合谋,来到宜昌市郊区,擅自砍伐柏树18株,随后二人又来到峡口风景区,擅自砍伐檀材、杉树等50多株,在砍伐过程中被当场抓获。经有关部门认定,二人砍伐的林木都是长江200米以内防护林中的涵养林,砍伐面积大概有2000多立方米。思考:案例中二人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如果你是法官,你如何给他们定罪量刑?在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点拨:我国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目前还有许多不法分子为了个人利益,置环保于不顾,法律必须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的3违法行为等等,对此教师要给予鼓励和肯定,并同时进行必要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