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地球宇宙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宇宙是物质的,但物质之间没有联系B、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任何物质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和绕转的关系C、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但物质的运动是没有规律的D、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和联系是有规律和层次的2、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是:A、河外星系B、银河系C、总星系D、地月系3、比银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河外星系D、总星系4、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A.太阳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总星系5、下列天体中距离地球最近的是:A、北极星B、月球C、金星D、海王星6、九大行星轨道与地球的公转轨道面夹角不大,说明八大行星运动具有:A.安全性B.共面性C.同向性D.近圆形7、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下列哪一组行星的轨道之间:A、地球与金星B、金星与火星C、火星与木星D、木星与土星8、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A、水星B、土星C、天王星D、冥王星9、下列行星属于巨行星的是:A.木星B.海王星C.火星D.金星10、地球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C.曾被水浸润过的迹象D.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A.氮和氧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C.氧、一氧化碳、甲烷D.氮、甲烷、氧11、与地球上出现生物无关的条件上:A.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C.地球只有一颗卫星D.太阳变化不大,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较稳定来源12、下列天体和天体系统中,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A.太阳系一木星一冥王星B.宇宙一太阳系一银河系C.太阳系一地月系一月球D.太阳一地球一哈雷彗星13、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④B.①②C.②③D.②④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14-15题。行质量星(地球为体积(地球为1)公转周期自转周期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交角地球1.001.001年23时56分23°26,火星0.110.151.9年24时37匸分23°59,14.2004年3月,美国“机遇号”火星车找到火星可能有适合生命栖居环境的依据,主要是在火星的表面发现了:IA.显示生命起源于演化的化石B.大量被流星体撞击的坑穴A.①③④B.②③C.③④D.①15.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相似,主要表现为:①火季变地球且样季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②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一样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比较适中④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16、人类近期掀起太阳系“探测热”的目的是:A.了解太阳系的演化过程,解答行星进化及生命存在的条件B.向太空移民C.开展太空旅游D.开采太阳系矿产19、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⑴依次写出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天体名称:A、;B、;C、;D、;E、。⑵B天体的公转周期是年。⑶A天体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⑷按九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分类,与D天体属于同一类行星的还有星和星。⑸在图中用箭头标出E天体绕日公转的方向。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物质构成的主要成分是()A.氢和氧B.氧和氦C.F.氢和氦D.氧和氮2.太阳巨大的辐射能量来自()A•太阳内部的核聚变B.太阳内部的核裂变C.太阳表面剧烈的太阳活动D.太阳表面的磁爆炸5•有关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的体积、质量、半径、密度均比地球大得多B.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天体C.太阳的巨大能量来自其内部的核裂变反应D.地球表面的化石燃料在形成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6、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是A.酸雨的形成B.“磁暴”现象的产生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D.杨尘、沙暴天气的出现8.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A.太阳黑子会使地球温度降低B.耀斑爆发时,会引起地球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C.会引起“磁暴”,罗盘指针坏掉D.耀斑将大量能量发射至地球,引起地球上大面积干旱9、公元前28年,曾有记载:“三月巳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A.光球B.色球C.日冕D.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