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料、尽在百度百度文库、资料首选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与延伸第7讲例题讲析之一北京四中杜蘋★课堂补充:一、诗词常见题材?①山水诗②田园诗③咏物诗④怀古诗?⑤送别诗⑥行旅诗⑦边塞诗①山水诗:主要通过景物的描绘,给读者展现出一种自然美,表达人和自然的和谐.②田园诗:田园诗主要描写田园风光或劳动场景.体现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或者向往.(向往隐居生活)③咏物诗:咏物诗一般表面写物,而实际上往往在这一表面的形象下寄托了诗人的情怀或思想.④怀古诗:一般来说,怀古诗不仅要叙古事,而且要融入诗人自己的感受与评论.有时则是借古讽今,曲折地反映自己对现实的关注.⑤送别诗:一般表现离情别绪,或留恋、或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有伤心、有惆怅、有期望,等等.一般来讲,其感情色彩比较悲凉.但也有不同凡响的送别佳句.⑥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的旅途寂寞、艰辛,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⑦边塞诗:这是唐诗中的一朵奇葩.奇特的边塞风光,悲壮的沙场征战,紧张的战争局势,寂寞的军旅生活,凄楚的对月思亲.传统题材是写思妇征人的忧怨,或者渲染边塞苦寒的处境,或者状写兵士的艰苦生活.二、诗歌手法总结1.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寓情于物、托物言志>)●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间接描写又称侧面描写,他通过其他人物或周围的环境烘托出描写对象的特质.间接描写可分为人物烘托和环境烘托两种.(1)人物烘托:借助与描写对象相关的人的言语、行为、外貌、神态、心理等,烘托出描写对象的特质.(2)环境烘托借助描写对象身处的环境,如地域、社会状况、环境气氛、场所摆设等,烘托出描写对象的特质.)教学资料、尽在百度百度文库、资料首选2.写作技巧(1)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动静结合(2)比喻、象征、夸张、双关(3)烘托(衬托:正衬,反衬)(4)用典、渲染氛围3.结构特点:常用的结构模式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欲扬先抑铺垫、层层渲染、结构对比先总后分、过渡、先景后情、卒章显志、伏笔★课堂练习[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7分)水调歌头杨炎正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注】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起首两句点明时间,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B.看到江面上芙蓉如被胭脂染过,红艳夺目,词人心中才感觉到真正的快慰.C.“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意,寄寓田园之思.D.最后两句写回首中原故土,不禁涌起报国之情,也就暂时放下归隐的念头.(2)上片中,作者借文字表达了怎样的心情?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分析.(4分)[例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登多景楼①【南宋】刘过壮观东南二百州,景于多处最多愁.江流千古英雄泪,山掩诸公②富贵羞.北固怀人频对酒,中原在望莫登楼.西风战舰成何事,空送年年使客③舟.教学资料、尽在百度百度文库、资料首选【注】①多景楼:位于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上.南宋名将韩世忠等曾在这一带击败金兵.②诸公:指投降派.③使客:求和的使者.(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诗人登上多景楼远望,眼前之景雄伟壮阔,但因大宋山河破碎,不禁愁绪满怀,无限感慨.B.颔联写“英雄”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诸公”媚敌求荣的无耻,表达了诗人悲恨交加的思想感情.C.颈联写诗人因怀人在北固山多景楼借酒浇愁,看到广阔的中原地区,内心对收复失地又充满了希望.D.本诗写景的笔墨极简省,重在抒写诗人感慨,沉郁悲壮,其风格与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相近.(2)尾联“西风战舰成何事,空送年年使客舟”,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例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7分)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元好问塞上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