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手册MSDS-T-26生效日期2018.10.12Page1of6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手册MSDS-T-26无水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手册MSDS-T-26生效日期2018.10.12Page2of6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1.1化学品中文名:乙醇(无水)1.2化学品英文名:Ethanol1.3化学品别名:无水酒精1.4分子式:CHO262.危险性概述2.1紧急情况概述液体。高度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2.2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液体,类别2。2.3标签要素2.3.1象形图2.3.2警示词:危险2.4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2.5防范说明2.5.1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禁止吸烟。保持容器密闭。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联接。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2.5.2事故响应: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2.5.3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2.5.4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2.6危害描述2.6.1物理化学危险:高度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2.6.2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2.6.3环境危害本品对水生生物有毒。请参阅MSDS第十二部分。3.成分/组成信息丁物质混合物危险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手册MSDS-T-26生效日期2018.10.12Page3of6乙醇>=99.04.急救措施4.1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MSDS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4.2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如有不适,就医。4.3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如有不适,就医。4.4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如果呼吸困难,给于吸氧。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立即就医。4.5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喂食任何东西。立即呼叫医生或中毒控制中心。4.6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清除所有火源,增强通风。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避免吸入蒸气。使用防护装备,包括呼吸面具。4.7对医生的特别提示:根据出现的症状进行针对性处理。注意症状可能会出现延迟。5.消防措施5.1危险特性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暴露于火中的容器可能会通过压力安全阀泄漏出内容物,从而增加火势和/或蒸气的浓度。蒸气可能会移动到着火源并回闪。液体和蒸气易燃。加热时,容器可能爆炸。暴露于火中的容器可能会通过压力安全阀泄漏出内容物。受热或接触火焰可能会产生膨胀或爆炸性分解。5.2灭火方法与灭火剂5.2.1合适的灭火介质:干粉、二氧化碳或耐醇泡沫。5.2.2不合适的灭火介质:避免用太强烈的水汽灭火,因为它可能会使火苗蔓延分散。5.3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灭火时,应佩戴呼吸面具((符合MSHA/NIOSH要求的或相当的))并穿上全身防护服。在安全距离处、有充足防护的情况下灭火。防止消防水污染地表和地下水系统。6.泄漏应急处理6.1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避免吸入蒸气、接触皮肤和眼睛。谨防蒸气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气能在低洼处积聚。建议应急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防静电服,戴化学防渗透手套。保证充分的通风。清除所有点火源。迅速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远离泄漏区域并处于上风方向。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气体或风尘。6.2环境保护措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避免排放到周围环境中。6.3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处置材料少量泄漏时,可采用干砂或惰性吸附材料吸收泄漏物,大量泄漏时需筑堤控制。附着物或收集物应存放在合适的密闭容器中,并根据当地相关法律法规废弃处置。清除所有点火源,并采用防火花工具和防暴设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手册MSDS-T-26生效日期2018.10.12Page4of67.操作处置与储存7.1操作注意事项避免吸入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