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四下第一单元:春光明媚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春光明媚。所涉及的几篇课文和习作都是围绕春天来写的,是一幅幅描给春天五彩的画卷。第一课:《走,我们去植树》是一首现代诗歌,生动地描写了一群群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的情景,告诉我们植树造林的好处,还号召大家都来植树,为祖国添绿。可以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赏读、赛读、师生或生生配合读)把学生融入和美的春光之中,徜徉碧绿的山野之间,真切感受春天给大家带来的生机。第二课:《第一朵杏花》,以“第一朵杏花”是故事中心,表现了竺爷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这是从植物方面展现春天的光彩。对这一课的中心目标的设计:可以定位在人物的精神品质上,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等方面,通过读悟,感受春天花开的美丽,竺爷爷的精神。第三课:《燕子》,这是从动物方面写春天。正是有了燕子的加入,春天才更加美丽。是烂漫无比的春天降临,才招来小燕子,而燕子轻掠、戏水和停歇时的画面,都使春色更添生趣,二者相映生辉,让读者获得优美感受。可以分不同的场景,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春天的美。万物复苏、燕子加入,多美的画面。湖面轻掠、田间穿梭,多轻灵的动作。线上停歇,浮想联翩,多动人的旋律。只有读,才能一舒对燕子的喜爱,对春天的赞美。第四课:《古诗两首》:《江南春》写杜牧描绘了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秀丽春光;《春日偶成》,是程颢春日郊游时即景生情而作。通过学生的朗读,理解春天独特的景物特征。《江南春》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春日偶成》则抓住了天空中,淡淡的白云,轻柔的春风,和煦的阳光;地面上,红花,绿柳,碧水。从上到下,互相映照,短短十四个字,便画出了一幅春景图。习作一:我的建议。如果说前面的课文是赏春,这篇习作则是推荐踏春。鼓励大家走出校园,走向大自然,用心是体察春天之美。要先表明,到哪里去,自己印象中哪里的春天最美。再就是要以理服人。要能够抓住关键的景点,有序、仔细地介绍这一景点。把这些春天的景致写具体,写得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