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前夕学生的心理辅导1.坦然面对,顺其自然。当一个人已经出现了紧张的情绪反应时,该怎么调节呢?对于这种情况,人们习惯上常常会劝慰当事人:“别紧张!”“有什么大不了的!”而当事人自己也通常会这样告诫自己:“别紧张!”“有什么了不起的!”然而,十分不幸的是,这种办法几乎是行不通的,实际上这会使人感到更加不安。因为这是在和自己过不去,在给你制造更大的紧张。正如有句话所说的“情绪如潮,越堵越高。”那么怎么办呢?答案是“让它紧张”。什么意思,就是顺其自然。紧张其实不是那么可怕的,我们平时过分地夸大了紧张的危害。告诉自己“正常发挥就好了……”。2.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并确立恰当的期望值。我们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对于自己的学习水平及状况要能有一个客观的分析,有一个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也可暂时不去估计,然后提高自身的水平入手。这有利于大家在考试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有利于大家沉着冷静地面对每一场考试。所以我们要静下心来做好老师要求做的每一件事,做好每一次作业,看好每一课内容,订正好每一道错题。3.要有信心。信心有时是无穷的力量,会把自己往前推动。有时不会做的题,心里要这样临考前这几天,每天挺胸抬头快步走,有助于增强想,我能做出来的,只是慢点罢了,实在做不出来,心里要这样想,别人肯定也做不出。就是做出来也不多。能做好基础题我也一样的。信心,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信心是中考成功的灵魂,只要你有良好的心态就能达到你力所能及的考试目标。4.要学会放松,学会宣泄。如果感觉自己的焦虑太多,可少量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或听听音乐,也可以与要好的朋友、教师、家长倾诉。适当的运动能调节情绪、消除疲劳。如果内心憋得难受,又无法与人倾诉,可以找一个适宜的场所,放声大哭或大笑,以宣泄自己内心的不平。到没人的地方大吼几声。还可以用写日记或书信的方式,释放自己的苦恼。5.合理运用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是由法国医师库埃于1920年首创的。库埃有一句名言:“我每天在各方面都变得越来越好”。他让病人不断重复这句话,作为一种自我心理暗示疗法,使许多病人得到康复。病人正是通过自我暗示,引起人的器质性的变化,达到了治病的目的。其实,暗示心理疗法并不神秘,实际上就是病人要有一个好的心情,要有乐观的情绪,有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就能调动人的内在因素,发挥主观能动性。古人说:“情极百病增,情舒百病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心理暗示分为消极的心理暗示和积极的心理暗示。消极的自我暗示会妨碍正常的认识活动,会使你精神不振,大大减少本来可以付出的努力。现在我们来对一些消极的自我暗示进行质辩,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我怕中考失败”,在心里对自己说:“中考没啥可怕的,中考的结果通常有两个结果—成功或失败,会有失败的可能,但在关键时刻,担心是没有用的,只有认真做好考前的准备工作,考试才能考好。当前最要紧得是有条不紊地搞好复习,只要我努力过,拼搏过,不管结果如何,无愧我心。”6.优化情绪,学会放松。考生应有考试的良好情绪—心平气和、情绪饱满、控制情绪能力好。考生考前与考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情绪一时有所波动也是在所难免的。但考生要有较好的情绪控制能力。二、考前要注意的相关问题1.生物钟调节好。开夜车不是好办法,更不可以服用安眠药,像服了安定以后,白天就会昏昏沉沉,思维的清晰度差了,自然会影响水平的发挥。过分关注睡眠也没必要。过度关注,反而成为新的压力,过度睡眠也不是好事,两顿并一顿的日子我们也过过,不是想像的那样好;至于深睡眠(少梦)还是浅睡眠(多梦),不应过多地放在心上。科学证实,人每晚要做100多个梦,只是临睡醒前的才被记得。2.临近中考前,复习也要有计划。每个人的记忆习惯不一样,有的人一边看书一边记忆,有的则与他人一起复习效率高。所以考生一定要知道自己的长项,安排复习计划。有计划进行复习,可以使自己充实,有事可做可使人忘记压力,也可以使自己不足的部分得到加强。抓住最佳记忆时间。心理学研究证明,早晨起床后半小时及晚上睡觉前半小时记忆效果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