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新生语文摸底试卷(2014年6月)一、在下面的田字格内端正的书写名句。(2分)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二、看拼音,在括号里写汉字。(6分)xiànxièshēn缺()一()千里人()()慕推()()临其境奉()不()一顾()吟()原形新陈代()()情厚谊三、按要求写成语。(3分)形容风景优美的:()()描写人物动作的:()()带有山水的成语:()()四、先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使句子完整通顺。(5+4分)不同凡()余音绕()古色古()()血搏杀可见一()独()匠心妙笔生()脍()人口巧()天工雅俗共()我们可以用来赞美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月光曲》用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时,我们可以说,而当我们读到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五、请写出下列成语所用的修辞方法。(2分)胆大包天()如鱼得水()莺歌燕舞()口蜜腹剑()六、句子练习。(15分)1.忽然看见松鼠跳上餐桌,叼起一块面包皮,跳上了大柜顶。(仿写连动句)(1分)2.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1分)文明的语言能够沟通人们的心灵。文明的语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3.独脚海鸥只有一只脚,停落时得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双重否定句)(1分)4.他激动得热泪盈眶。(缩句)(1分)5.把直接叙述改成转述。(1分)小高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6.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上天给我的恩泽?(改成陈述句)(1分)7.展开联想,按照例句,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内容。(2分)童年是一个迷,混沌初开,稚嫩好奇;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8.按要求填写。(7分)①()虽相隔万水千山,但友谊的纽带把我们紧紧联在一起。(填诗句)(1分)②我国古代有句名言,()就是说坏事虽小但不能去做,干多了就变成大坏事;好事虽小,也不能因为它小就不做,再大的好事都是从点滴开始的。(1分)③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在艰难环境中,不丧失凌云之志,顽强追求,这真是“,。”(古诗名句)(1分)④焦裕禄心里装着三十万兰考人民,为改变兰考贫穷落后局面,他累倒在兰考这块土地上,真可谓(诸葛亮语)(1分)⑤“先天下之忧而忧,”这句话选自代诗人的《》。(2分)⑥要想学好语文,不光要多读书,还要多参加实践活动。正如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1分)七、语言实践(4分)聊聊当前的热点话题“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生活中,一段时间内会有大家都关注的话题,最近报纸、电视、街头巷尾的人们又关注什么样的话题呢,请你写出两条:八、阅读(29分)师旷论学(10分)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1炳烛:点烛。2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3.昧行:在黑暗中行走。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3分)(1)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2)臣闻之(3)善哉2.用“/”划分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盲臣安敢戏其君乎?3.用自己话说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这个句子的意思。(3分)4.文中师旷连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2分)(二)孔子游春(19分)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静,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中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弟子们不知老师在看什么,都围拢过来。子路问道:“老师在看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