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选修1导学提纲(六)专题5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课题目标本课题通过尝试对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使学生能够体验从复杂体系中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了解色谱法、电泳法等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原理,为今后学习运用这些技术打下基础。二、课题重点与难点课题重点: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和方法。课题难点:样品的预处理;色谱柱填料的处理和色谱柱的装填。三、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四、课堂练习1.凝胶色谱法可以有效的分离蛋白质的根据是()用心爱心专心A.分子的大小B.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C.带电荷的多少D.溶解度2.利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最先洗脱的蛋白质特点是()A.相对分子质量大的B.溶解度高的C.相对分子质量小的D.所带电荷多的3.凝胶色谱法中所用的凝胶化学本质大多是()A.糖类化合物B.脂质C.蛋白质D.核酸4.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在凝胶中的进行过程可表示为图中哪一个(B)5.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分子量大的蛋白质()A.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B.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快C.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慢D.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6.能进入凝胶内部通道的蛋白质是指()A.相对分子质量大的B.吸附性高的C.相对分子质量小的D.溶解度低的7.凝胶色谱法中移动得快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大的B.溶解度高的C.相对分子质量小的D.溶解度低的8.缓冲液的作用是在一定范围内,抵制外界的影响来维持下列哪一项状态基本不变的()A.温度B.pHC.渗透压D.氧气浓度9.初步分离血红蛋白的实验中用到的缓冲溶液为()A.H2CO3一NaHCO3缓冲液B.NH4OH—NH4Cl缓冲液C.CH3COOH—CH3COONa缓冲液D.H3PO4缓冲液10.蛋白质提取和分离分为哪几步()A.样品处理、凝胶色谱操作、SDS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B.样品处理、凝胶色谱操作、纯化C.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D.样品处理、纯化、粗分离、纯度鉴定11.血红蛋白因含有什么物质而呈红色()A.O2B.COC.CO2D.血红素12.将搅拌好的混合液离心来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第二层是()A.甲苯B.血红蛋白水溶液C.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D.其他杂质的沉淀13.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离心后试管中的溶液分四层,血红蛋白位于()A.一B.二C.三D.四14.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分离红细胞时采用低速长时间离心B.红细胞释放出血红蛋白只需要加入蒸馏水就可C.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是低速短时间离心D.透析时要用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透析12h用心爱心专心15.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一聚丙烯酰胺电泳过程中,不同蛋白质的迁移速度完全取决于()A.电荷的多少B.分子的大小C.肽链的多少D.分子形状的差异16.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A.去除血清B.去除杂蛋白C.除去血小板D.除去水17.洗涤红细胞时,分离所用的方法为()A.低速长时间离心B.低速短时间离心C.高速长时间离心D.高速短时间离心18.SDS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中加入SDS的作用是()A.增大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B.改变蛋白质的形状C.掩盖不同种蛋白质问的电荷差别D.减少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9.制作凝胶色谱柱时,橡皮塞顶部凹穴内插入的移液管的部位及长度是()A.移液管头部5cmB.移液管尾部5cmC.移液管头部3cmD.移液管尾部3cm20.下列有关凝胶色谱法中样品的加入和洗脱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先加入1mL透析后的样品B.加样前要使缓冲液缓慢下降,全部流出C.如果红色区带均匀一致地移动,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D.洗脱时可以用缓冲液也可以用清水21.在下列哪一种条件下生物大分子具有的可解离的基团会带上正电或负电()A.一定温度B.一定pHC.一定压强D.一定容器22.电泳时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移动所向的电极的方向与其所带电荷是()A.桕同B.相反C.相对D.相向23.装填凝胶色谱柱时,下端的尼龙管应()A.先打开后关闭B.关闭C.先关闭后打开D.打开24.D亚铁血红素基团可携带()A.一分子COB.一分子NOC.一分子O2或CO2D.一分子NO225.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应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产生高价铁血红蛋白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除亚硝酸盐中毒。在维生素C参与的反应中()A.亚硝酸盐是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