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一、复习目标:1.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二、自主学习指导一:认真阅读教材第40-43页内容,5分钟后独立完成下列检测1.制备细胞膜(1)实验原理:动物细胞放在蒸馏水中,细胞,细胞内物质流出即可得到。(2)材料:。2.细胞膜的成分主要包括,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此外还有少量的。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3.细胞膜的功能:1、。2、。3、。4.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图1体现了通过实现细胞间的交流,图2体现了细胞与细胞间的交流。图3体现了通过传递信息。(2)细胞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自主学习指导二:认真阅读教材第65-68页内容,5分钟后独立完成下列检测1.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时间实例(实验)结论(假说)19世纪末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欧文顿认为膜是由组成的20世纪初将膜分离提纯,并进行化学分析膜的主要成分是。1925年红细胞膜中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后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1959年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的三层结构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三层结构构成1970年人、鼠细胞杂交实验1972年流动镶嵌模型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生物膜的2.细胞膜的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1)构成膜的基本支架。(2)蛋白质分子;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3)细胞膜表面的糖类可以和蛋白质结合形成,其分布特点是。3.探究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特性的不同点(1)结构特点,温度对此特点的影响是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细胞膜的流动性。(2)功能特性是,影响此特性的内因是细胞膜上载体的。(3)二者存在的关系是:的基础,膜只有具有,才能表现出。三、当堂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细胞膜制备及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A.家鸡的红细胞是最佳的实验材料B.若选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应先用镊子去除细胞壁C.制备细胞膜应先利用吸水涨破法,再利用差速离心法获取D.可以用高倍镜直接观察2.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②与③是静止不动的B.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C.葡萄糖通过细胞膜需要②的协助D.细胞识别与糖蛋白①有关3.下列过程未体现生物膜信息传递功能的是()A.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B.抗原刺激引发记忆细胞增殖分化C.胰岛素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D.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4.有关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膜载体蛋白的合成不需要ATPB.葡萄糖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C.线粒体外膜与内膜的主要功能不同D.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细胞膜基本组成成分不同5.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苏丹Ⅳ试剂出现红色。该成分是()A.糖脂B.磷脂C.糖蛋白D.脂蛋白6.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已问世,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它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用以检测细菌、病毒。这类被镶嵌进去的物质很可能含有()A.磷脂和蛋白质B.多糖和蛋白质C.胆固醇和多糖D.胆固醇和蛋白质7.如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是指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疏水性B.c指磷脂分子的头部,具有亲水性C.细胞膜内外侧结构具有对称性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主要是因为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大多可以运动8.下列没有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过程的是()A.花粉与柱头相结合B.高等植物细胞间依靠胞间连丝相互交换某些物质C.甲状腺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结合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D.抗体与异物蛋白结合答案D9.如图中a代表某信号分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C.图中a可能是某种氨基酸的衍生物D.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10.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膜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的流动性增大二、双项选择题11.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