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以学定教”教学模式的尝试探究【摘要】在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上,有的学生不听话,有的学生基础差没法完成任务,有些学生完成了任务无所适从,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而当前流行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定教”,教学生学。通过借鉴,我进行了尝试教学,应该说各有利弊。我们只有不断寻找适合我们学生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才能同享快乐。【关键词】教学生学以学定教六步三查【正文】在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不管是在课堂上或者是在上课要结束前,学生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状况,让我们这些教师忙得手足无措,上课任务也无法圆满地完成。下面就看以下几个案例。【案例1】“同学们,把你们的作业交上来!”大约过了5分钟左右,全班36人,只交了27人,有些同学说我没完成,有些同学说我不会交,有些同学说我明明已经交了怎么会没有呢?有时候,我就会说:“人家完成都交了,你在干什么?我不是教过了吗?”学生也是一脸的无奈。【案例2】在五年级的《聆听美妙乐曲》中,同学们打开了作曲大师,突然弹出了一条对话框“请把分辨率设置成1024×768”,有同学就说了怎么设置啊!我说上次不是教过了吗?最后,还是通过旁边同学的帮助设置成功。以上只是平常上课中的案例,也是信息技术课堂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小学生个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有意注意不能持久,在信息技术课中他们往往是被眼前的电脑吸引而不是被教师的课所吸引,而我们教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在课堂中的各种表现虽有所了解却还不能采取有效的授课模式,课堂中采用的大多是灌输式教育,如何教学生学也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最近听了安吉昆铜中学程国彬教师的报告,我感触很深,特别是昆铜中学紧扣新课改“以人为本”理念,实施“六步三查,以学定教”教学模式,教师每堂课的精讲时间不超过8分钟,在“让每一个学生在每堂课上都能发言”的宗旨下,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正确而大胆地表达,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专职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有的学生不听话,有的学生基础差没法完成任务,有些学生完成了任务无所适从。这些都是困扰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问1题。听了程教师的报告,我觉得这些都不应该完全怪学生,我们教师应该好好地反思,因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我在四年级的一个班中进行了尝试。我也利用了“六步三查”教学模式,所谓信息技术课上的“六步三查”,简单概括就是:第一步:课中自学——【第一次学情调查】;第二步:小展示——【第二次学情调查】;第三步:大展示;第四步:课堂小结;第五步:当堂训练【第三次学情调查】;第六步:汇总记录。以浙江摄影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第8课《名片DIY》为例,我设计了一个导学案。(因为这节课内容比较多,我安排了两节课来完成)导学案内容:第7课名片DIY(第一课时)【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要学习以下内容:1、设置页面的大小;2、设置页面的边距;3、了解名片的作用;4、知道名片包含的信息。5、完成名片的信息。【学习重难点】重点:页面的设置,文字大小、位置的更改。难点:名片的合理布局,要有美感。【课中自学,课堂交流】1、浏览各种名片,了解名片的大小、包含信息,说说您的感受。2、设置名片的大小,知道是如何设置的。3、初步完成名片。4、请说说每次制作作品前,是先对页面大小进行设置还是后进行设置,请说明理由。【课堂小结】【当堂训练】2名片设计页边距…………页面设置画知识树A类学生:设置名片大小,基本完成名片并能制作漂亮的名片。B类学生:设置名片大小,基本完成名片并能简单地美化名片。C类学生:设置名片大小,基本完成名片。【课后作业】设计一张与众不同的名片,送给自己的朋友。上面是一张简单的《名片DIY》的导学案。教学目标是教师完成一节课而要完成的预期结果,而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学习的归宿。目标越明确,学生学习越轻松,就越能体验学习的喜悦。第一步中我主要让学生自学课本上的内容,设置名片。通过自学,要让学生应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特别是信息技术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