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赶海(第二课时)VIP免费

赶海(第二课时)_第1页
1/2
赶海(第二课时)_第2页
2/2
小学语文三下赶海赶海(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时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活动单导学案调整与改进【活动方案】活动一:感受闹1.自由读,思考沙滩上的热闹场面,我也立刻加入了他们的队伍。我做了些什么?。2.结合交流,朗读体会。一、复习。1.“赶海”是什么意思?(人们赶在大海退潮时,在海边捡拾一些海鱼、海虾之类的东西。)2.课文讲了谁在什么时候去赶海?(“我”童年时,跟舅舅去赶海。)3.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我”那次赶海的情景的?(第2至5自然段。)二、讲读第2至5自然段。过渡:“我”童年赶海时,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在赶海的过程中,“我”的心情怎样呢?我们来细细地阅读课文。1.讲读第2自然段。(1)指名读,想一想,这一自然段讲了哪几个意思?(2)交流。①舅舅带我去赶海。指导朗读。你已经读懂了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真不错。这句中有个字用得特别好,注意了吗?我为什么“闹”?会怎样“闹”?②到了海边,“我”看到海水“哗哗”往下退,浪花不时回过头来。看到这样的情景,耳听着浪涛拍岸的声音,你想说些什么?作者看到这样的大海,他又是怎么写的?(点击出示文字)指名读。③我兴奋极了,追赶浪花。指导朗读,读出“兴奋极了”。(3)小结。2.讲读第3自然段。①“我”抓螃蟹。(板书:抓蟹)②“我”捉大虾。(板书:捉虾)“我”又是怎么捉大虾的?读一读,用小括号括出有关句子。小学语文三下赶海活动二:感受“满载而归”1.细读第4自然段,展开想象,重点理解“满载而归”。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想一想作者是怎么表达感情的。3.朗读体会。指名读。指导读:你读得真好!尤其是1、2两句。(点击出示文字:“咦……逗我呢!”)刚才老师看到了他的表情,觉得是种享受。我们请他转过身读,大家注意看他脸上有什么变化。(生答后,点击“咦”和“哦”变红色。)读得这么好,老师要奖励你们亲眼看看这只大虾。(点击出示大虾画面)这只大虾怎么样?怪不得作者说它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呢!但它再神气,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瞧,(引读)我轻轻——(生读),只——(生读),这武将就——(生读),再也——(生读)啦!③小伙伴捉螃蟹。过渡:“我”抓到了螃蟹,捉住了大虾,心里美滋滋的。小伙伴们在干什么呢?他们也像“我”一样觉得有趣吗?(3)小结。3、讲读第4、5自然段。三、讲读第1自然段这首歌多美啊!现在,每当我听到这首歌,便会想起童年时赶海的那件往事。四、总结全文今天,我们跟着童年时代的作者一起到海边赶了海,感受了浓浓的赶海乐趣。如今,每当我唱起《大海啊,故乡》这首歌,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赶海时“抓蟹”、“捉虾”的情景,真是趣味无穷。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并练习表情朗读,也可配上动作读,进行表演。教学反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赶海(第二课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