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第一课时:黄鹤楼送黄浩然之广陵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感悟诗歌内容,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活动的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难点:1、认识四个生字,学习四个生字。2、体会诗境,迅雷语言。课前准备:学生①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出生的资料②读熟课文。教师:出示卡片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1、才谜语。(小草青青,我心依依。——打一字)2、你能说说含有“情”字的词语吗?最好是四个字。(情不自禁、深情厚谊、情投意合、一厢情愿、心甘情愿、合情合理………)3、含“情”的词语真多!气势,我们生活中真是离不开“情”,亲情、友情、爱情,离开“情”的生活是乏味的、枯燥的、毫无乐趣的,而有情“的生活却是快乐的、幸福的、丰富多彩的。4、同学们,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注重情感的民族。今天,我们就从我国的瑰宝——古诗中来探寻令人心动的“情”。板书课题: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送好友孟浩然去广陵时的佳作。双方相见,分外亲热,对酒当歌,互说心里话,一番真诚的畅谈后,猕猴桃便去广陵漫游。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主读诗2、检查读、赛读、出声读、同桌读、男女生读。3、学生交流读后感。4自由读全诗,要求正确、流利。三、自主感悟、探究诗意1、导语2、个性化阅读、感悟诗意3、总结: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有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的地方,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有诗意和浪漫的色四、读中品析,再现意境1、学生读诗,渗透学法。2、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展开想像,体会送别情。3、看课文插图,表演体验送别情。4、解决疑难。A、故人:老朋友B、西辞:分别好向东而去。C、烟花三月:春天烟笼春花。绚丽无比。D、孤帆远影:一片孤帆消失在远方。碧空尽:在天边消失了惟见:只见天际流:天边流E、抽出理解诗意。5、小结:正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好朋友一去,不是何时才能相见!让我们一起来读。五、配乐朗读,升华情感1、过渡!真正理解诗歌以后,就要把自己当作诗人去读诗,在现诗人依依惜别之情。2、出练读,小组赛读。总结:那么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李白,在这美好的初春登上那凌空的黄鹤楼,一起去送孟浩然吧。1第二课时:登鹳鹊楼目标:1、认识4个字,会写4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和背诵古诗。3、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方法:反复吟读,借助插图进行说话训练,从而理解古诗。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激趣导入1、谈话: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谁能背诵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古诗。2、板书课题:登鹳鹊楼(读题)3、解题:“登鹳鹊楼”就是登鹳鹊楼二、讲授:学习古诗有一定的方法,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理解古诗。1、(幻灯片)学习古诗四步法A知诗人(知道诗人)B解诗题(理解诗的题目)C明诗意(明白诗的意思)D悟诗情(领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2、理解古诗,我们可以了解诗人的生活年代,生平事迹和他的志向、性格以及他的成就开始(幻灯片出示)王换之,唐代诗人,十几岁读了许多的文章,中年后更加刻苦读书,获得了较高的声誉4、理解诗句时,我们可以先理解每个词的含义,再把它连接起来解释。,课前老师让同学们预习了古诗,下面请同学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要求:①读者要声音洪亮,不丢字,不添字②听者要认真倾听(听后评价)三、精讲古诗1、第一、二句:指名让生读,对董了什么?通过自己的理解说说字词的含义。(白日:傍晚的太阳。依:挨着、靠着。尽:消失、沉没)(入:进入。流:奔流。“入海流”就是“流入海”,意思是向着大海奔流)第一、二句诗的意思是:傍晚的太阳正紧靠着连绵的群山,慢慢落下去了,一泻千里的黄河水滚滚地流入大海。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找生读,说说对字词的理解。(欲:想、要。穷:尽。千里:很远,意思。目:目光,视力)(更:再、重)第三、四句诗的意思是:要想看得很远,就要再登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