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二战后的资本主义经济一、知识整合:(一)美国:战后美国经济经历了一个曲折起伏的发展过程。由于以原子能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的兴起,美国经济进入了高度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加上现代企业组织的新发展、国家或国际垄断组织的新发展及跨国公司的迅速崛起,美国开始向后工业社会和信息化社会转变,并始终站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高峰。二战后美国经济大体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阶段特点(表现)原因第一阶段(战后--1973)持续发展期(发展的“黄金时代”)西部、南部呈现繁荣景象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国民经济的军事化极大地刺激了经济的增长(越南战争);战后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主要原因);利用战后经济优势地位,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如现代跨国公司的兴起);利用国外廉价资源如石油,极大地获取高额利润;战后国内政治局面的相当稳定。第二阶段(1974--1982)经济衰退期经济危机与“滞胀”石油危机、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物价上涨等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无法解决(凯恩斯主义的失灵);美国在越战时期采取不恰当的宏观经济政策;第三世界与之利益的冲突与对抗;资本主义之间的竞争与抗衡(日本与西欧的崛起)第三阶段(1983--1990)调整复苏期经济持续低速增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显著降低;但债务负担沉重经济政策的调整;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加强国际合作和政策协调,改善美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与日本、西德的竞争地位,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国际上一些客观有利因素如石油及原料价格的下跌。第四阶段(1991--2001)改革繁荣期经济持续稳定繁荣高速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克林顿政府“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政策的实施;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正确的货币政策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国际国内良好的政治环境。综观战后50多年的发展,可以发现美国的经济地位呈现相对下降趋势。随着西欧、日本的相对强盛,加上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战后初期美国经济的绝对优势已经不复存在。美国由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变成最大的债务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不断缩小,国际贸易地位逐年下降。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美国经济地位下降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支撑美国经济繁荣的因素仍在起一定作用,美国经济表现为“强盛”与“衰弱”并存的两重性。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美国对世界经济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与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此得到了充分证明。(二)日本:1、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第一,日本进行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第二,美国扶植日本;第三,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第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第五利用战后科技革命的成果,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第六,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2、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二战后至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末,日本经济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号经济大国。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至1987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前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同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随着经济的增长,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日本经济开始衰退,尤其是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日本冲击很大,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3、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影响:①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②谋求军事大国的地位。③开展自主多边外交。(三)西欧:1.经济繁荣共同原因:50—60年代⑴西欧各国进行社会改革和政策调整⑵美国援助,有利于西欧经济复兴⑶加强政府对经济宏观指导⑷战后广泛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发展高科技,发展新兴产业(5)西欧原有的工业基础雄厚,劳动者素质比较高。2、“经济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