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现象一、考点知识梳理(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1)光源:本身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2)光源的分类光源的种类很多,按产生的方式可分为天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和人造光源(如蜡烛、电灯等);按发光原理可分为冷光源(如萤火虫、荧光灯等)和热光源(如太阳、白炽灯等)。注意:我们看到的月亮,是月亮反射太阳的光,月亮本身不发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2.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如果介质不是同种或不均匀,光线就会发生弯曲。例如,早晨的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到了它,就是因为不均匀的大气层使光线变弯了。(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日食、月食、激光引导掘进方向、手影、小孔成像、队列等。练习:中华成语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最夺目的瑰宝之一,寥寥几个字,内涵却十分丰富,有许多成语鱼物理知识相关连,如“立竿见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等都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来解释。3、光线为了表示光的直线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途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注意:光是真实存在的,但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而是为了研究光的传播情况的方便而引入的,是一种表示光的传播情况的模型。4、光的传播速度(1)在不同的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同的。(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约为c=m/s,而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它慢。(3)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通常取m/s。注意:(1)由于光的传播速度要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大很多,打雷时,雷声和闪电虽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2)特别注意: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1光年表示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二)光的反射1、概念:光传播到两种不同物质的分界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界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就是光的反射现象。注意:我们能够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不是物体发出的光射入我们的眼睛,而是这些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2、光的反射定律⑴同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⑵两侧: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⑶等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⑷可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注意:从逻辑上讲应该是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反射角由入射角决定,所以应该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练习: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0,则反射角为600;若入射角增大100,反射角将增大100。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光滑的镜面上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光线的反射现象。(2)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时,反射光线是向各个方向传播的。注意:(1)发生镜面反射时,光不一定都是向着一个方向平行反射的,只有平行入射时才会平行反射。(2)反射漫反射时,虽然反射光线向着各个方向,但每一条光线仍遵守反射定律。练习:现在的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潢,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也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像原理:光的反射(2)成像特点①虚实:成的像为虚像;②大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③距离: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④对称: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注意: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两处用到了等效替代法(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成像;(2)用后面的蜡烛通过重合来代替前面蜡烛的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平面镜的应用①利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制作潜望镜)②利用平面镜成像(如制作各种镜子)练习:学校前厅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当某同学向镜子走近0.5m时,他在镜中的像与他本人的距离将减少1m,镜中自己的像的大小不变;两位同学站在镜子前,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到对方的面孔,这表明光路是可逆的。2、虚像虚像并不是由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因此没有光从虚像射出来。人眼看见虚像时,射入人眼的光线不是从虚像上射出的,而是镜前物体射向平面镜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只是觉得光线好像是从镜后的虚像射来的,其实并不是,用光屏不能承接到虚像。注意: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