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课1楞次定律的应用[学习目标]1.理解电磁感应中的“增反减同”,能利用“增离减靠”法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2.理解电磁感应中的“来拒去留”,能利用“来拒去留”法判断导体所受安培力的方向.3.理解电磁感应中的“增缩减扩”,能利用“增缩减扩”法判断闭合线圈面积的变化趋势.4.理解安培定则、左手定则、右手定则和楞次定律的区别,知道它们的适用范围.“增离减靠”法的应用发生电磁感应现象时,通过什么方式来“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能是阻碍导体的相对运动,也可能是改变线圈的有效面积,还可能是通过远离或靠近变化的磁场源来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即:1.若原磁通量增加,则通过远离磁场源起到阻碍的作用(“增离”).2.若原磁通量减小,则通过靠近磁场源起到阻碍的作用(“减靠”).【例1】一长直铁芯上绕有一固定线圈M,铁芯右端与一木质圆柱密接,木质圆柱上套有一闭合金属环N,N可在木质圆柱上无摩擦移动,M连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其中R为滑动变阻器,E1和E2为直流电源,S为单刀双掷开关,下列情况中,可观测到N向左运动的是()A.在S断开的情况下,S向a闭合的瞬间B.在S断开的情况下,S向b闭合的瞬间C.在S已向a闭合的情况下,将R的滑片向c端移动时D.在S已向a闭合的情况下,将R的滑片向d端移动时C[根据题意知,圆环N向左运动,根据“增离减靠”原则知,线圈M上的磁场在减弱,流过M的电流在减小,故C正确.]1.如图所示,ab是一个可以绕垂直于纸面的轴O转动的闭合矩形导体线圈,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自左向右滑动过程中,线圈ab将()A.静止不动B.逆时针转动C.顺时针转动D.发生转动,但因电源的极性不明,无法确定转动的方向C[当P向右滑动时,电路中电阻减小,电流增大,穿过线圈ab的磁通量增大,根据楞次定律判断,线圈ab将顺时针转动,C正确.]“来拒去留”法的应用由于磁场与导体的相对运动产生电磁感应现象时,产生感应电流的导体受到磁场的安培力,这种安培力会“阻碍”相对运动,用一句口诀就是“来拒去留”.【例2】如图所示,当磁铁突然向铜环运动时,铜环的运动情况是()A.向右运动B.向左运动C.静止不动D.不能判定A[解法一:阻碍相对运动法产生磁场的物体与闭合线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概括为四个字:“来拒去留”.磁铁向铜环运动时,铜环产生的感应电流总是阻碍磁铁与导体间的相对运动,则磁铁和铜环间有排斥作用.故A项正确.解法二:电流元受力分析法如图所示,当磁铁向铜环运动时,穿过铜环的磁通量增加,由楞次定律判断出铜环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反,即向右,根据安培定则可判断出感应电流方向,从左侧看为顺时针方向,把铜环的电流等效为多段直线电流元,取上、下两小段电流元进行研究,由左手定则判断出两段电流元的受力,由此可判断整个铜环所受合力向右.故A项正确.解法三:等效法如图所示,磁铁向右运动,使铜环产生的感应电流可等效为条形磁铁,而两磁铁有排斥作用.故A项正确.]2.如图所示,螺线管cd的导线绕法不明,当磁铁ab插入螺线管时,闭合电路中有图示方向的感应电流产生,下列关于螺线管磁场极性的判断,正确的是()A.c端一定是N极B.d端一定是N极C.c端的极性一定与磁铁b端的极性相同D.因螺线管的绕法不明,故无法判断极性C[根据楞次定律的另一种表述:“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本题中螺线管中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是磁铁ab的下降,为了阻碍该原因,感应电流的效果只能使磁铁与螺线管之间产生相斥的作用,即螺线管的c端一定与磁铁的b端极性相同,与螺线管的绕法无关.但因为磁铁ab的N、S极性不明,所以螺线管cd的两端极性也不能明确,所以A、B、D错误,C正确.]“增缩减扩”法的应用当闭合电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时,电路的各部分导线就会受到安培力作用,会使电路的面积有变化(或有变化趋势).1.若原磁通量增加,则通过减小有效面积起到阻碍的作用(“增缩”).2.若原磁通量减小,则通过增大有效面积起到阻碍的作用(“减扩”).【例3】如图所示,圆环形导体线圈a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a的正上方固定一竖直螺线管b,二者轴线重合,螺线管与电源和滑动变阻器连接成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