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第一节单质[学习目标]1、能从组成上识别单质、区分单质和化合物。2、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说出氮气、氢气、碳的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知道氧气的工业制法。3、了解金属的物理特性,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4、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知识整理]请按下表整理,与同学们交流单质性质用途制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氮气氧气实验室制法工业制法氢气实验室制法碳金属(共性)铁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经典例题]1、铁能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铁锈。一位同学应用上述反应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他选用的仪器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和铁丝球应如何放置?(2)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3)实验要进行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你知道时间较长的原因吗?〖分析〗试管中的铁丝与试管中的氧气、水作用形成红综色的铁锈,由于试管内氧气减少,压强降低,导致试管内水面上升。答案:(1)把细铁丝放在倒立着的试管里,把烧杯移至试管下方使试管口浸没在水中,并用烧杯中的水液封试管中的空气。(2)铁丝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消耗了试管内的氧气,使试管中液面上升,同时能观察到铁丝生锈。(3)铁生锈是一个缓慢氧化的过程,为了保证空气中的氧气能完全与铁丝反应,实验需要较长时间第二节氧化物[学习目标]1、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2、认识水的组成,利用水的分解、水的合成两种变化分析水的组成,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3、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4、知道一氧化碳主要性质及一氧化碳的毒性。了解一氧化碳和铁的氧化物的反应。5、知道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6、知道氧化铁是铁锈的主要成分,以及除铁锈的方法和发生的反应。7、知道二氧化硫是一种大气污染物。8、记住常见一些氧化物的颜色,如:氧化铜、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等。[知识整理]1、请按照下表要求填写,并与同学进行交流氧化物主要物理性质主要化学性质(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主要用途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2、写出下列物质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盐酸②稀硫酸③一氧化碳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碳酸钙[经典例题]1、“旺旺雪饼”袋内有一个小纸包,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1)生石灰属于(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2)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某同学对它作了一系列的探究,其实验方案如下:问题与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问题一: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继续作干燥剂使用取足量小纸袋中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触摸杯壁不能作干燥剂问题二:猜想变质后的物质可能是(4)对它还有一个要再探究的问题是:〖分析〗此题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考查生石灰的类别、用途以及在空气中变质后产生的新物质答案:(1)氧化物(2)CaO+H2O==Ca(OH)2(3)问题一:无发热感问题二:碳酸钙;取小纸袋中的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变质后的产物是碳酸钙。(4)变质后的固体物质中是不是全部是碳酸钙(或完全变质需多长时间?等)第三节常见的酸[学习目标]1、知道浓硫酸、浓盐酸的物理性质;了解盐酸、稀硫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及用途;认识酸的腐蚀性。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和会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3、会用溶液酸碱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有关现象。学会用探究的方法认识酸的性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