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六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40 百家争鸣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学案VIP免费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六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40 百家争鸣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学案_第1页
1/7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六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40 百家争鸣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学案_第2页
2/7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六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40 百家争鸣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学案_第3页
3/7
考点40百家争鸣考纲考情考试内容考试要求2015年2016年2017年必考加试10月4月10月4月11月1.百家争鸣(1)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bT33T2T3(2)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cT2(3)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c2.汉代儒学(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2)太学的创建bT33T4T5(3)科举制的文化影响c3.宋明理学(1)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bT6T6(2)儒学复兴运动和理学出现的背景b(3)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c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1)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c(2)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代表作b(3)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张b(4)明清时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的思想价值cT6一、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b)1.儒家(1)孔子(创始人)①政治:核心是“仁”“礼”;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提倡“德治”,反对苛政,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②教育: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讲授课程以六艺为主。③文化: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乐》后来亡佚,成为“五经”);他去世后,言论被编纂成《论语》。(2)孟子(战国末期的代表,亚圣)①提出四种道德规范:仁、义、礼、智。②发展孔子的“德治”,提倡“仁政”学说。③提出“民贵君轻”思想,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3)荀子(战国末期的代表)①在天人关系上,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②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2.道家(1)老子(创始人)①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并用以解释宇宙的起源和演变。②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弱者道之用”),蕴含了朴素辩证法的思想。③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比较消极)。(2)庄子(战国时的代表)①“道”是世界最高原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②主张“齐物”“逍遥”论。微点拨道家主张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不能认为他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其中某些成分可能吸取了道家学派的思想。3.墨家墨子(创始人)(1)“兼相爱、交相利”(主旨)。(2)提出“非攻”“尚贤”“尚同”“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主张。4.法家:代表人物——李悝、商鞅、吴起、申不害、韩非(集大成者)(1)韩非(战国时的代表,集大成者)①将“法”“术”“势”结合,主张以法治国,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②主张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③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张,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要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地进行变法。(2)作用:法家理论为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二、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c)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并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容。他们对于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有重要贡献。三、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加试——(c)1.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著进步的重要条件。2.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富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3.标志着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进入了第一个枝繁叶茂的时期。主题一异彩纷呈的治国主张——百家争鸣1.土地私有、混战局面、民间教育推动百家争鸣兴起史料一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以公之与民为己悉矣。——谷梁氏《谷梁传·宣公十五年》论从史出反映出现土地私有化发展的趋势。史料二《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论从史出反映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割据混战局面。史料三仲尼曰: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七年》论从史出表明春秋时期学校教育逐渐向民间下移。2.谁的主张更为当权者欣赏史料老子主张“无为而治”;韩非主张“中央集权”。老子韩非论从史出韩非的主张更容易被接受。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人民渴望统一。韩非的主张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六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40 百家争鸣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