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条件(1)经济: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日益暴露。(2)阶级: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爆发,表明广大工人已经觉醒,但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3)思想: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4)个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方面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另一方面批判地继承优秀的思想理论成果。2.标志——《共产党宣言》的问世(1)时间:1848年。(2)内容(3)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工业体系制度下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试图用所谓‘阶级境况的逻辑’来解释工业体系的制度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也忽视了这种境况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做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英)卡尔·波普尔核心论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工业革命的产物。1.背景(1)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以武力解散国民自卫军。2.导火线:1871年3月18日凌晨,政府军企图夺取蒙马特尔等处的国民自卫军的大炮。3.过程(1)公社成立: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2)革命措施政权建设权力机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军事措施建立国民自卫军司法措施建立自己的司法机构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社会工厂归属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工作时数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经济4.失败原因(1)主观上: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未能发动广大农民。(2)客观上:反动力量强大。5.意义(1)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认识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源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又把德国变成一个第一流的真正工业国——一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核心论点: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发展不成熟。1.背景(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2)政治: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3)导火线:一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2.进程(1)二月革命(2)“四月提纲”(3)七月事件:1917年7月,临时政府血腥镇压工人和士兵的示威游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4)武装起义3.结果(1)颁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2)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4.意义(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2)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3)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核心论点:论述了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马克思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构图解史】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信息提取: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的深刻变化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另一方面是工人运动的高涨,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辨析比较】区别“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1)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2)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构图解史】巴黎公社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信息提取:巴黎公社不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革命,但在客观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且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漫画说史】巴黎公社的失败信息提取:布律泰尔的漫画《嗤之以鼻》,反映了巴黎公社领导人盲目轻敌的错误。【轻巧识记】三个“三”总结巴黎公社革命【构图解史】十月革命的经过信息提取:俄国十月革命从广义上分为二月革命和十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两个阶段。二月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