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知耻近乎勇第2课时立身需要自尊一、学习目标1、树立在个人交往和社会生活中讲道德、负责任的价值观。2、增强自尊、自信的精神,把个人的荣辱与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结合起来,树立为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理想。3、知道什么是自尊,了解自尊与自傲、虚荣的不同。二、课堂预习(一)基础知识梳理1、什么是自尊?2、自尊心的作用。3、自尊与自傲,自尊与虚荣的不同。4、如何做到维护自尊心?(二)预习检测1、立身需要自尊。人要从自尊中学会,从自尊中学会立身处世。2、自尊不是,不是,而是一种对的要求。3、自尊是成才和必备的心理品质,是与的重要条件。4、自尊与虚荣不同。自尊是对自己负责,追求的是;虚荣是为自己化妆,追求的是。5、自尊与自傲不同。自尊的人没有,但有;自傲的人,。三、课堂教学(一)构建知识体系自尊的含义自尊的作用(个人、社会、国家)立身需要自尊如何维护自尊(尊重他人,保持自尊的弹性)自尊与自傲、虚荣的不同(二)课堂练习【判断题】1、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容不得他人的说三道四。()2、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毫无自尊不行,自负自傲也不行。()3、自尊、知耻能够化为民族的凝聚力,促进民族的复兴和祖国的富强。()4、自尊的人自视清高,目中无人,和自傲没有区别。()5、自尊,就是坚持自己的看法与做法,不听从别人的意见。()【选择题】1、一位外企的老板,竟然叫公司的职员给她下跪,在所有职员中只有一个叫孙天帅的小伙子誓不下跪,他为此丢掉了饭碗。孙天帅的行为是()A、自尊自信B、自卑C、自负D、不识时务2、刘少奇同志说:“不要把正当的自尊心同保存一种虚假面子混淆起来,以为接受了同志们的批评,改正错误,就丧失了自尊心。”这告诉我们()A、犯了错误就会丧失自尊心B、勇于改正错误就会失去自尊心C、自尊心取决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D、爱慕虚荣是自尊心的大敌3、下列说法反映自傲、自负思想的是()A、大丈夫志在四方B、天生我材必有用C、马谡su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可一街亭不能守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4、著名画家徐悲鸿有一句名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主要告诉我们()A、做人要有自尊B、做人要有自信C、做人不可狂妄自大D、做人应该尊重他人5、《咏梅》中有“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诗句,这两句诗对我们个人成长的启示是()①要看到梅与雪的差距②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③要扬长避短,自强不息④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及他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简答题】1、漫画答题。看教材P29,A、B两幅漫画(1)漫画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2)作为中学生,我们该怎么做?四、课后拓展训练1、“小楠,你的性格很开朗、很阳光,,朱老师很喜欢你。但你最近上课注意力有些不集中,好像有心事,能让老师帮助你吗?”半学期来,朱老师一直“偷偷”地给班上学生递小纸条,上面既有鼓励,也有提醒。你觉得朱老师的做法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