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第一节危机笼罩下的俄国教学目标1.了解农奴制阻碍俄国社会发展和农奴制面临危机的表现。2.简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重点难点1.封建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的阻碍。2.对外争夺侵略利益的克里米亚战争的失利对俄国社会的影响。3.反对农奴制和沙皇统治的民主主义革命者和革命思想。4.比较俄国与西欧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差距,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整体把握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教学方法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教学过程教法与学法导入:【课前预习】1.19世纪初期,俄国是一个落后的__________国家,但_____________在俄国封建社会内部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要在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冲破_____________是首要任务。2.在俄国农奴制度中受害最深的是广大_____________,他们提出了废除_____________,争取_______和________的政治要求,他们的斗争沉重打击了_____________,动摇了农奴制度的基础。3.受到_____________的影响,一些俄国贵族军官主张废除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__。4.受到十二月党人起义影响的革命民主主义者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他们号召人民起来以暴力推翻_____________。5.1853年,俄国发动了侵略土耳其的战争,后来发展成为_____________战争。这场战争动摇了俄国在欧洲的_____________地位,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只有实行_________才是俄国惟一的出路。6.面对严重的国内外危机,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成为当时俄国社会矛盾的焦点。并且也进一步迫使沙皇政府走上了“_____________”的改革道路。2.教学:一、落后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上)(第一框题)思考:俄国农奴制改革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有哪些表现?1、农业上:农奴制的衰落。1)资本主义农场的出现(使用雇佣劳动);2)农奴阶级内部出现了分化(富农与贫农的分化);2、工业上: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起来。19世纪年代末,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业企业的数目增多,自由雇佣劳动力的人数也增多。——结论:必须冲破农奴制的束缚。探究一:为什么说俄国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指导学生从资本主义发展的五个条件分析。)①自由劳动力:缺乏;(1)农奴制:封建社会中封建领主在其领地上建立起来的剥削奴役农奴的经济制度,被剥削的主要对象是农奴,也称封建领主制。(基本特征是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不得不附于农奴主。)农奴制的地租形式主要是劳役地租,辅以少量的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2)农奴:封建社会中在土地、人用心爱心专心②市场:人民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国际竞争力弱,国际市场也狭小;③原料:农业经营落后,不能提供充足的原料来源;④资金:经济水平低,投入工业的资金不充足;⑤技术:工业水平低,成为西欧原料供应地。二、工农运动打击了沙皇专制统治,动摇了农奴制度的基础。(政治上)(第二框题)1、农奴——争取土地和自由(自发);(原因:农奴没有人身自由,没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为了生存和争取自由的权利,发起反农奴制的抗争)2、工人——提高工资、改善待遇、限制残暴;(原因:自发的农民运动影响下,受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双重压迫)——结论: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三、19世纪初期,受到西欧民主思想影响的进步青年强烈反对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统治。(思想上)(第三框题)1、十二月党人起义。十二月党人起义,要求推翻沙皇专制,废除农奴制度,但以失败告终,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出现分化。(统治基础危机)2、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斗争。(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共同思想:反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结论:意识形态的呼声敲响了农奴制的丧钟。四、克里米亚战争进一步加剧了俄国的国内矛盾。(军事上)(第四框题)1、原因:1)英法与俄国争夺近东霸权所导致的;2)俄国为转移国内矛盾;3)土耳其有重要经济和战略地位;2、导火线:争夺“圣地”。(所谓圣地问题就是法国支持的天主教僧侣与以俄国为靠山的东正教僧侣争夺耶路撒冷和伯利恒教堂的管辖权问题。)3、经过:略。4、性质:1)对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