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教学参考思路分析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2.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运用理想化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抽象出物理模型——自由落体,研究物体下落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3.通过演示实验的技巧及规律的得出,介绍伽利略的实验验证及巧妙的推理.合作与讨论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要快.这符合人们的常识,如玻璃弹子就比羽毛落得快.其实古代时我国也出现过这种故事:传说三国时期,周仓欲与关羽比力气,关羽说你能把一根稻草丢过河吗?周仓多次试丢未成,反问关羽.关羽随手将一捆稻草轻易丢过了河,令周仓折服.这个故事真能说明关羽臂力过人吗?为什么?图2—1—12.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我们运用了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方法,从最简单、最基本的情况入手,抓住影响运动的主要因素,去掉次要的非本质因素的干扰,建立了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自由落体运动,并且研究了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理想化是研究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之一,你还能举出其他的几个例子吗?知识总结1.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我们运用了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方法,从最简单、最基本的情况人手,抓住影响运动的主要因素,去掉次要的、非本质因素的干扰,建立了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自由落体运动,并且研究了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理想化是研究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要用到.2.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中我们还给大家介绍了佯谬法,即理论推导的一种重要方法,同学们在学习中重要的是研究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知识本身.知识的结论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获取知识,中学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获取知识、处理知识.相关链接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给我们的启示纵观物理学发展的历史长河,我们感喟人类认识自然规律之曲折、艰辛、漫长;惊叹那些在黑夜中摸索的物理学巨匠们的顽强、睿智、杰出.从古代的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到物理学新时代的伽利略、牛顿到近代物理学的奠基者爱因斯坦、玻尔……一代代的物理学家所代表的人类智力的自由创造,使我们关于物理实在的图景的描绘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使物理学大厦逐步地趋向完美.回顾物理学的发展历史,重温物理学家曾经经历的种种挫折与成功,犹如实施一种智力移植;通过挖掘革命性、科学性理论的创造性思路或者伟大科学家从事科学创造的思路,使我们对物理世界的认识更科学、合理,更富于创见,更机智敏捷.如借鉴历史的明镜,依据古人曾经产生过的错误。预料今天初学者脑子里会出现的影像,未雨绸缪、少走弯路.让我们以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为例去寻求启迪吧.我们从教科书上曾经结识过这两位伟大的学者.在落体运动法则问题上,在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上,这两位时隔两千年的学者的观点的确是相去甚远.在16世纪以前,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界享有至高无上的威望,致使人们的思维、观察和知识都紧紧束缚在亚氏所写下的那些东西上.它使人们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轻物体的自然运动是向上的;重物体的自然运动是向下的,越重的物体下落越快;天体物质的自然运动则是围绕宇宙中心旋转的;这些自然运动无须外力作用;非自然运动的那些物体都是由于有外力迫使;力是维持物体非自然运动的原因;马车沿着马路行驶当然得由马来拉动;推一个物体的力不再去推它,原本运动着的物体自然便停下来……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与最简单的经验事实那么吻合、与人们对事物的理解程度那么相符。所以曾一代一代地被奉若神明,视作人类知识的颠峰而保持了千百年.大自然的真谛隐匿在黑夜中,谬误使人们困惑、迷茫,人类在混沌中摸索……伽利略伟大的工作,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关于运动问题的概念,使物理学进入了新时期.伽利略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几十年时间里研究落体运动,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得出了与亚里士多德截然不同的结论.现在我们知道,任何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直至有外力迫使物体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才是物体的自然运动状态,力则是导致物体改变自然运动状态的原因;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