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重庆市开县中学高一物理《1.2时间和位移》教案(必修一)课时数1课时课型问题解决课课程标准1、知道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会在具体情景下识别时刻和时间间隔。2、理解位移概念,知道位移是矢量,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和方向。3、知道矢量和标量的差异,会进行一维情况下的矢量运算。4、知道位置,位移,路程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能用平面坐标系描述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2、掌握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3、知道标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4、学会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5、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关系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区别时间与时刻以及位移和路程的概念及物理意义。难点:正确理解位移的概念及意义。学习过程评价任务(内容、问题、试题)学习活动(方式、行为策略)一、时刻和时间间隔【问题1】在我校的作息时间表上,你能找出更多的时刻和教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时间和时刻这部分内容后再时间间隔吗?分析展示:比如开始上课的“时间”是8:00就是指时刻;下课的“时间”8:40也是指的时刻。这样每个活动开始和结束的那一瞬间就是指时刻。上一节课需要40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每一个活动所经历的一段时间都是指时间间隔。【问题2】综合教科书,你能列举哪些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问题3】观测教科书上12页图1.2-1,如何用数轴表示时间?【总结】在数轴上用点表示时刻,用线段表示时间间隔,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一段时间。【问题4】根据下列“列车时刻表”中的数据,列车从广州到长沙、郑州和北京西站分别需要多长时间?T15站名T1618:19北京西14:5800:3500:41郑州08:4208:3605:4905:57武昌03:2803:2009:1509:21长沙23:5923:5116:25广州16:52用幻灯仪投影展示学校作息时间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教师帮助总结并回答学生的提问。让学生再列举出一些生活中能反映出时间间隔和时刻的事例,并让他们讨论。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某一列车的时刻表,帮助学生分析列车运动情况。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说说怎么用时间轴表示时间和时刻。让学生根据表格找出结果引导学生区分生活中的语言的差别。.【问题5】平常所说的“时间”,有时指时刻,有时指时间间隔,如有人问你:“你们什么时间上课啊?”这里的时间是指时间间隔吗?【问题6】下图给出了时间轴,请你说出第3秒,前3秒,第3秒初第3秒末,第n秒的意义。【讨论交流】我国在2003年10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10月15日09时0分,“神舟”五号飞船点火,经9小时40分50秒至15日18时40分50秒,我国宇航员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再经11小时42分10秒至16日0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在上面给出的时间或时刻中,哪些指的是时间,哪些又指的是时刻?二、路程和位移(情景展示)中国西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在沙漠中,远眺不见边际,抬头不见飞鸟.沙漠中布满了100~200m高的沙丘,像大海的巨浪,人们把它称为“死亡之海”.许多穿越这个沙漠的勇士常常迷路,甚至因此而丧生.归结他们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在沙漠中搞不清这样三个问题:我在哪里?我要去哪里?选哪条路线最佳?而这三个问题涉及三个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位置、位移、路程。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展示情景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题目分析总结位移和路程的关系。教师指导总结。让学生分组讨论后选代表回答。教师提出问题,并适时点拨,画一往复直线运动给学生讨论。【问题1】(投影中国地图)让学生思考:从北京到重庆,观察地图,你有哪些不同的选择?这些选择有何相同或不同之处?【问题2】根据上面的分析,总结回答位移及路程的定义?【讨论交流】【问题1】请看下面的一段对话,找出里面的哪些语言描述了位置,哪些语言描述了位置的变动.哪些是指路程,哪些是指位移。甲:同学,请问红孩去哪里了?乙:他去图书室了,五分钟前还在这儿.甲:图书室在哪儿?乙指着东北的方向说:在那个方位.甲:我还是不知道怎么走过去,有最近的路可去吗?乙:你可以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