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二物理教案:机械振动(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机械振动、回复力2、理解振动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在一个周期内的变化规律3、理解振动周期、频率是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4、理解振幅是描述振动强弱的物理量能力目标:学会应用时间的周期性和空间对称性来分析全振动过程情感目标:体会振动这种运动形式的“对称”美(二)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主要有以下一些概念、规律:简谐振动以及全振动概念,简谐振动的周期、振幅、回复力2、评价检测要求B3、本节与前后章节内容相关性:和前一节“圆周运动”的联系以及区别,由变加速直线运动过渡到变加速曲线运动,承前启后4、教学重点:周期的概念多种描述以及计算5、教学难点:周期运动中各个物理量的动态分析;由上一节“圆周运动”的变加速直线运动过渡到“振动”的变加速曲线运动(三)教学设计(过程):引入:生活中哪些是振动的例子?交通工具、声音、人体、地震、秋千、钟摆……师生互动:振动的特点?需要什么条件?学生活动:观察弹簧振子运动的全过程,并填写书P15表格中各个物理量动态变化其中书P15表格只有过程,没有涉及特殊位置O、B、C,在书上表格原有基础上进行适当添加特殊位置O、B、C的极值情况分析总结:振动的往复性,振动需要回复力,振动过程各个物理量变化的变加速曲线运动师生互动:如何描述这种运动?用什么物理量描述?学生活动:在上一节“圆周运动”基础上,进行联系,体现出周期性运动特点的物理量,如周期、频率,与“圆周运动”不同之处,如振幅的理解总结:周期的概念多种描述,学生能正确进行辨析(四)板书:一、(机械)振动1、概念:书P142、特点:往复性,对称性3、条件:有回复力、阻力足够小4、分类:产生原因:自由振动、受破振动振幅:无阻尼振动、阻尼振动回复力:简谐振动、振动二、回复力1、矢量:大小:变力方向:指向平衡位置2、是效果力弹簧振子的回复力由弹簧弹力提供3、作用:改变运动方向以及快慢4、符合F回=-Kx的回复力形式的振动—简谐振动三、全振动1、概念:书P142、一次全振动中振子的物理量周期性变化,填表书P15要求:填写增大或减小或最大、最小小球位置位移弹力加速度速度O→BB→OO→CC→OOBC四、简谐振动1、理想模型:阻力足够小,机械能守恒2、运动性质:变加速直线运动3、描述的物理量(1)振幅:书P15标量,描述最大位移的大小描述振动强弱,与能量有关一个周期内,路程等于4倍振幅,位移是变量,振幅不变(2)周期概念:书P15辨析----每两次同方向经过同一位置所需时间再次经过初位置的时间?再次有相同速度的时间?再次有相同加速度的时间?再次有相同位移的时间?描述振动快慢周期与振幅有关吗?----等时性(3)频率概念:书P16描述振动快慢频率与周期关系:f=1/T(五)课堂练习:1、书P16例题22、周期(频率)计算练习册P10/10、12、13(六)布置作业:P9-11去掉10、12、13(七)课后反思: